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4 道试题

1 . 重庆市金佛山是一座典型的喀斯特桌山,有时山顶会由云形成一块白色“桌布”平铺在山顶。金佛山最高海拔2238m,海拔高差约1600m,周围群山环绕。山地气温日较差是气候、地形、植被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下图示意金佛山西坡气温月平均日较差随海拔的变化。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金佛山山顶形成白色“桌布”的原因可能有(     
A.植被稀疏B.天气稳定C.地形平坦D.水汽丰富
2.金佛山西坡海拔较低处气温月平均日较差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植被B.地形C.风速D.湿度
3.可能与金佛山西坡不同海拔气温月平均日较差变化趋势呈负相关的是(     
A.平均降水量B.日照时数C.植被覆盖率D.地面温度
2023-02-21更新 | 249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生物量是指一个有机体或群落在一定时间内积累的有机质总量,其在生物器官(干、枝、根、叶、皮)的分配比例与器官功能强弱有明显关系。一般而言,根系从土壤中获取的水分和养分首先供给树枝的生长,水分多少影响着树枝生物量的占比。下图为天山雪岭云杉个体生物量和各器官生物量占比的空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水分条件最好的垂直范围是(     
A.1500~1800mB.1800~2100mC.2100~2400mD.2400~2800m
2.根、叶生物量占比随海拔升高是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根、叶生物量占比在高海拔处增大的原因是(     
A.大风和降水少B.土层厚和强光照C.低温和强光照D.低温和病虫害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东部某山地发育有典型的高山灌丛带,其土壤有机质丰富,但土层较薄,砾石比重较高。该高山灌丛带的2140~2220m海拔处,以耐寒矮小灌木为主,草本植物难以生长,仅零星分布于“特殊区域”。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近几十年来,草本植物不断入侵至2140~2220m处的灌丛带,而其原有灌木开始萎缩退化。某地理科考队调查该区域时发现,不同海拔高度和坡度的草本植物入侵程度有显著差异(如下图所示)。


灌丛带植被与土壤间的联系密切,土壤理化性质会因植被类别变化而发生较大的改变。随着该区域草本植物入侵的加剧,被侵入地区的土壤水分增加,而有机质含量呈减少趋势。


(1)描述该山2140~2220m海拔处,草本植物入侵程度与海拔高度、坡度的关系。
(2)判断该山2140~2220m海拔处的高山灌丛带,草本植物入侵前零星分布于“特殊区域”的所在部位,并说明判断依据。
(3)分析草本植物入侵后土壤水分增加、有机质减少的原因。

4 .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高黎贡山北段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调查发现,该地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随海拔上升表现出规律性变化(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随着海拔上升,该地(     
A.木本植物丰富度逐渐减少B.木本植物丰富度逐渐增多
C.草本植物丰富度呈先减后增的趋势D.草本植物丰富度呈先增后减的趋势
2.该地海拔3100米以下物种丰富度随海拔的变化主要取决于(     
A.气温变化B.降水变化C.土壤变化D.坡度变化
2023-01-2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育才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一地理试题

5 . 岳桦林带是长白山北坡海拔最高的森林带。岳桦林树木矮小稀疏、枝干匍匐,根系浅而发达。研究表明,近年来岳桦林带上部树龄出现随海拔升高而减小的趋势。下图示意长白山北坡等高线地形及植被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处的植被类型是(     
A.针阔混交林B.针叶林C.常绿阔叶林D.落叶阔叶林
2.岳桦林生长的环境特征是(     
①气候干旱②寒冷、多大风③坡陡、光照强④土层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近年来岳桦林带的海拔分布变化特征是(     
A.向高处入侵B.向低处入侵C.向高处和低处入侵D.范围不变
2022-01-17更新 | 247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联考地理试题

6 . 比湿是指在一团湿空气中水汽的质量与该团空气总质量(包括水汽质量与干空气质量)的比值。用来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反映空气湿度的变化状况。下图为青藏高原1979—2018年地表长波辐射(W/m2)与近地面月平均比湿(g/kg)时间序列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影响青藏高原空气比湿大小的根本的自然因素是(     
A.气温B.植被C.地形D.土壤
2.与上半年(或1~6月)相比,青藏高原下半年(或7~12月)比湿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地表长波辐射减弱B.地表水域面积缩小C.大气尘埃明显减少D.植被体内水分减少
3.推测青藏高原地区近地面空气比湿的空间变化趋势是(     
A.随海拔升高而增大B.随纬度增加而减小C.随植被减少而增大D.随经度增加而减小
2022-02-07更新 | 20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炎德英才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四)地理试题

7 . 高山积雪是内陆干旱地区最重要的水源之一。为了加强对当地水资源的规划和融雪型灾害的防治,人们开始研究高山积雪覆盖面积的变化规律。积雪覆盖变化率为正,表明相对上一季节积雪增加,否则为减少。在高寒地带,积雪升华、风力作用对积雪覆盖面积的减少都会产生重要作用。下图为中亚北部干旱地区某高山积雪覆盖变化率在不同季节随海拔升高而变化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据上图可知,积雪覆盖面积(     
A.海拔1100m以下,夏季保持稳定B.海拔1100—5300m,夏季增加
C.海拔500—1500m,冬季先下降再增加D.海拔1500m以上,冬季下降
2.该地区冬季积雪深度厚,覆盖面积广,将会对该地区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表现在(     
A.使冬季风速有所降低B.冬季河流补给量不断增加
C.加剧当地冬季寒冷程度D.使土壤湿度不断降低
3.该山地海拔5000m以上地区,冬夏季节积雪覆盖面积变化趋势不同的原因不包括(     
A.积雪升华B.降水多少
C.风力大小D.气温高低
2022-01-16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油田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五调考试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天山中山带海拔1600~2800m之间分布有带状的雪岭云杉林,研究人员通过考察云杉林带生物量积累的具体过程和影响因素,获得天山雪岭云杉林带生物量随海拔的变化(如下图),并发现自西南向东北天山雪岭云杉林带生物量呈降低趋势。



(1)描述天山云杉林带生物量的垂直变化特征。
(2)说明南支天山南坡缺失云杉林的原因。
(3)分析自西南向东北天山云杉林带生物量呈降低趋势的原因。

9 . 我国新疆阿勒泰某地区牧民采取半定居的游牧生活方式,具有按季节转场的制度和随冷暖变化调节牧场高低的放牧习惯。1970~2000年,该地区约三分之一的草地出现退化现象。近年来,草地退化情况有所好转。下图示意该地区年平均温度的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牧民向夏季牧场进行转场活动的时间最可能为(     
A.3月B.6月C.9月D.12月
2.与冬季牧场相比,该地区夏季牧场(     
①海拔较高②坡度相对较陡③处于背风坡④地势平坦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可能引起该地气温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全球气候变暖②降水增多③过度放牧④地表植被覆盖率提高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21-12-24更新 | 26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重点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21-22高二·全国·单元测试

10 . 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随海拔上升表现出规律性变化(如下图所示)。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随着海拔上升,该地(     
A.木本植物丰富度逐渐减少B.木本植物丰富度逐渐增多
C.草本植物丰富度呈先减后增的趋势D.草本植物丰富度呈先增后减的趋势
2.该地海拔3100米以下物种丰富度随海拔的变化主要取决于(     
A.气温变化B.降水变化
C.土壤变化D.坡度变化
3.海拔3100米以上草本物种丰富度增多,主要原因是木本植物的变化改变了(     
A.气温条件B.蒸发条件
C.降水条件D.光照条件
2021-10-17更新 | 2286次组卷 | 12卷引用:高频考点19 生物的分布与生长环境-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全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狙击与专项突破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