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4 道试题

1 . 哀牢山纵贯云南中部,呈西北—东南走向,是横断山脉和云贵高原的分界线。下图为哀牢山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的垂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哀牢山的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的垂直分布,描述正确的是(     
A.随海拔的升高,东坡和西坡差异越大B.随海拔的升高,东坡和西坡差异越小
C.东坡和西坡垂直分布变化趋势相似D.东坡和西坡垂直分布变化趋势不同
2.导致哀牢山山麓东坡物种丰富度低于西坡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B.降水C.相对高度D.人类活动
2023-03-07更新 | 87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卷(四)7-8题及变式题

2 . 下图表示玉龙雪山山地植物(乔木和草本植物)物种密度的海拔分布格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玉龙霄山山地植物物种密度空间分布格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海拔草本植物的物种密度均大于乔木
B.乔木和草本植物物种密度峰值出现的海拔相同
C.乔木和草本植物物种密度垂直变化趋势相反
D.各海拔草本植物的物种种类均多于乔木
2.影响2900米以上乔木和草本植物物种密度垂直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水分B.热量C.土地面积D.坡度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物种丰富度通常是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物种数目的多少。森林线是郁闭森林的上限(郁闭度20%),树线是树木生长的最高海拔高度,二线之间的生态过渡带称为林线生态交错区(简称林线)。

色季拉山(29.2°N~30.3°N,93.2°E~95.6°E)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雅鲁藏布江西北侧,处于西藏东南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过渡核心地带,植被资源非常丰富。色季拉山的总物种丰富度随着海拔的升高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但在海拔4300~4600米处一度明显升高。自色季拉山向东林线宽度基本保持不变,但高度呈现规律性变化。下图示意色季拉山垂直自然带谱的分布。



(1)请判断乙坡的阴阳坡向并说出判断理由。
(2)简析色季拉山总物种丰富度存在垂直变化的原因。
(3)推测自色季拉山向东林线高度的变化规律并说出原因。

4 . 秦岭是中国重要的南北分界线,也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生态过渡带,其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植被覆盖度是指植被(包括叶、茎、枝)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其大小受到气候、地形地势、植被类型、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图示意秦岭南北坡植被覆盖度随海拔的变化规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秦岭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在3000米、3500米以上都低于80%,其主要原因是(     
A.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植被破坏严重
B.海拔高,气温低,植被难以生长
C.植被类型从阔叶林转变针叶林、高山草甸,植被覆盖率降低
D.山体坡度大,土壤层较薄
2.研究发现,近20年来,与秦岭北坡相比,南坡植被覆盖度的上升趋势较大。影响南坡上升趋势的因素是(     
①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②南坡为向阳坡,热量条件较好③早期人类活动对南坡植被的破坏比北坡小④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南坡植被恢复较快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瑞典驯鹿养殖地区位于瑞典北部,主要采取半驯养和游牧方式。驯鹿夏季以高山植被为食,冬季则以波罗的海沿岸积雪下的地衣过冬,植物绿芽是驯鹿的优质牧草。气候变化对瑞典驯鹿夏季和冬季牧草萌芽时间早晚存在潜在影响。甲图示意瑞典驯鹿牧区的分布范围(阴影区域,其中深色阴影区域为高山地区),乙图示意某种理论模型下对瑞典21世纪末的气候各月变化的预测。



(1)根据乙图理论模型,指出21世纪末瑞典气候的变化特征。
(2)据乙图气候变化趋势,指出6~8月为获取优质牧草,驯鹿应迁移的方向,并说明理由。
2023-01-04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剑桥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堪察加火山群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北端,气候冷湿,火山锥各坡的降水差异小。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火山锥的林线(森林分布上限)升高、雪线(终年积雪下限)有所降低。此外,其他干扰也影响林线和雪线高度。例如,火山喷发彻底破坏原有景观,若干年内该火山锥的林线与雪线高度往往发生显著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林线升高,雪线有所降低,表明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     
A.暖湿B.暖干C.冷湿D.冷干
2.火山喷发后若干年内,该火山锥(     
A.林线升高,雪线升高B.林线升高,雪线降低
C.林线降低,雪线升高D.林线降低,雪线降低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东部某山地发育有典型的高山灌丛带,其土壤有机质丰富,但土层较薄,砾石比重较高。该高山灌丛带的2140~2220m海拔处,以耐寒矮小灌木为主,草本植物难以生长,仅零星分布于“特殊区域”。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近几十年来,草本植物不断入侵至2140~2220m处的灌丛带,而其原有灌木开始萎缩退化。某地理科考队调查该区域时发现,不同海拔高度和坡度的草本植物入侵程度有显著差异(如下图所示)。


灌丛带植被与土壤间的联系密切,土壤理化性质会因植被类别变化而发生较大的改变。随着该区域草本植物入侵的加剧,被侵入地区的土壤水分增加,而有机质含量呈减少趋势。


(1)描述该山2140~2220m海拔处,草本植物入侵程度与海拔高度、坡度的关系。
(2)判断该山2140~2220m海拔处的高山灌丛带,草本植物入侵前零星分布于“特殊区域”的所在部位,并说明判断依据。
(3)分析草本植物入侵后土壤水分增加、有机质减少的原因。

8 .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山区南北坡1月和7月平均气温从山麓到山顶变化图”,其中各点为不同海拔实测得到的气温值,线段代表不同坡向的气温变化趋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示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虚线可能代表山区北坡气温的变化
B.同海拔南北坡温差随高度增加而递增
C.冬季同海拔南北坡温差比夏季大
D.北坡气温随高度递减,冬季比夏季显著
2.下列有关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图中实线和虚线重合,与南坡降水较多关系密切
B.甲图中同海拔南北坡温差显著,主要是因为两地纬度差异大
C.该山地南坡雪线较高
D.该山地北坡雪线较高
2022-10-27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调考模拟文综地理试题

9 . 植被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指示植被密度及其动态变化,与植被覆盖密度呈正相关。下图为吕梁山区NDVI随海拔高度和坡向变化趋势。完成问题。



1.关于吕梁山NDVI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A.1000米以下NDVI最低是土壤贫瘠所致B.1250米以上NDVI迅速上升是封山育林所致
C.1250-1500米地区植被覆盖密度最高D.2400米以上NDVI降低是冰雪覆盖所致
2.阴坡NDVI高于阳坡的原因是(     
A.阴坡土壤含水量高B.阴坡冬季风降水多C.阳坡水热条件较差D.阳坡人为扰动频繁
2022-06-18更新 | 189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临海市、新昌县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10 . 重庆市金佛山是一座典型的喀斯特桌山,有时山顶会由云形成一块白色“桌布”平铺在山顶。金佛山最高海拔2238m,海拔高差约1600m,周围群山环绕。山地气温日较差是气候、地形、植被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下图示意金佛山西坡气温月平均日较差随海拔的变化。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金佛山山顶形成白色“桌布”的原因可能有(     
A.植被稀疏B.天气稳定C.地形平坦D.水汽丰富
2.金佛山西坡海拔较低处气温月平均日较差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植被B.地形C.风速D.湿度
3.可能与金佛山西坡不同海拔气温月平均日较差变化趋势呈负相关的是(     
A.平均降水量B.日照时数C.植被覆盖率D.地面温度
2023-02-21更新 | 249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