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诺邓河和澜沧江支流沘江交汇处,沘江绕了一个“S”形的大湾子。在这个大湾子中,北部有庄坪坝子,南部有连井坪坝子,两个坝子组成了似道教太极中“阴、阳两仪”的两个鱼形图案,形成了天然“太极图”的奇妙景观,古人称之为“太极锁水”。在这个天然“太极图”中,“S”形河曲发育在东西距880米,南北距1000米的盆地中。下图示意“太极图”的奇妙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S”型河曲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周围山地海拔增高B.盆地不断沉降
C.地壳间歇性上升D.河流侧蚀和下切作用
2.图中聚落分布于坝子地势较高之处,是为了(     
A.地处阳坡,获取光照B.位居高处,凉爽通风
C.防御洪涝,少占耕地D.节省土地,就地取材
3.图中的大片耕地位于(     
A.河流侵蚀岸B.河流堆积岸
C.地势低洼地带D.地势较高地带
2021-05-28更新 | 809次组卷 | 8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及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湘西民居吊脚楼是中国建筑艺术瑰宝。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湘西多采用吊脚楼的建筑形式,主要原因是(     
A.远离地面,防寒保暖B.制造空间,利于采光
C.依河而建,便于运输D.地形崎岖,开挖地基不易
2.湘菜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八大菜系之一,以辣著称,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当地多雨潮湿,食辣可祛风湿B.当地高温,重油重辣便于保存
C.当地水土缺盐,以辣代盐D.当地原产且盛产辣椒,原料丰富
2021-05-12更新 | 1092次组卷 | 35卷引用: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福建泉州港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商业繁荣。建桥之前,洛阳江(全长39千米)入海口“水阔五里,波涛滚滚”,人们往返两岸只能靠渡船,“每风潮交作,则数日不可渡”。1059年建成的洛阳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跨海大桥,桥长1200米、宽5米,桥墩46座,横跨两个桥墩的条石每块长约11米,宽度0.8米、厚度0.5米,重达10吨以上。2003年洛阳桥入海处建立了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之后红树林肆意疯长扩张,已出现“红树围桥”景象,洛阳桥将可能变成“陆上桥”下图1示意洛阳桥位置,图2为洛阳桥及船形桥墩照片。



(1)说明古代在泉州洛阳江入海口弃渡建桥的原因。
(2)推测古代造桥工匠利用潮汐涨落规律轻松架设笨重条石的做法。
(3)分析洛阳桥船形桥墩尖形端朝向河口上游的好处。
(4)简述红树林不断扩张可能导致洛阳桥逐渐变成“陆上桥”的过程。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拿马运河(图一)位于中美地峡最窄处,是国际著名通航水道,在运河大西洋入口利蒙湾(图二)的东、西两面都建有海防堤。由于巴拿马运河的开通,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的航程比原来缩短了5000千米至10000千米,对于提升美洲尤其是北美国家东西两岸之间海运尤为重要。据统计,2012年巴拿马运河的年收入却不及苏伊士运河的五分之一。



(1)指出苏伊士运河的地理意义。
(2)分析巴拿马运河选址的地理条件。
2021-03-11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四校(晋江磁灶中学等)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5 . 传统民居蕴含丰富的地理信息。我国地域辽阔,传统民居呈现诸多不同。下图为我国行政区划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①②③④四省区的简称分别是(     
A.内蒙古秦藏滇B.秦内蒙古滇藏
C.滇内蒙古秦藏D.秦内蒙古藏滇
2.与①②③④四省区对应的传统民居分别为(     
A.“竹木的家”“地下的家”“游动的家”“石头的家”
B.“地下的家”“竹木的家”“游动的家”“石头的家”
C.“石头的家”“竹木的家”“地下的家”“游动的家”
D.“游动的家”“地下的家”“石头的家”“竹木的家”
2021-03-11更新 | 302次组卷 | 15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四校(晋江磁灶中学等)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6 . “梳式布局”是我国岭南广府地区村落布局的典型代表。通常,居民建筑多顺坡而建,前低后高,像梳子一样南北向排列成行,而且前后建筑之间的空隙很小,两列建筑之间有一条宽约1.2~2.0米的小巷道,是居民的主要交通道路;村前多为池塘和河流,村后多为绿郁葱葱的小山丘。下图为岭南地区广府民居“梳式布局”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岭南广府地区“梳式布局”的居民建筑顺坡而建且前低后高有利于(     
A.防沙
B.取水
C.防火
D.采光
2.导致岭南广府地区民居前后建筑之间空隙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坡多水少B.水多路少C.林多田少D.人多地少
2020-11-1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下图为黑龙江某高速公路跨越的河谷剖面图示意图,L为桥梁路面,长约50米,甲、乙为谷坡,甲地立柱埋藏深度比乙地立柱深1米,两个立柱底部出露地面的部分堆积了2米多厚的大块碎石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两地立柱埋藏深度不同的原因最可能是两地(     
A.坡度不同B.植被覆盖率不同C.土壤质地不同D.坡向不同
2.甲、乙两地立柱底部堆积的碎石层,其主要作用可能是(     
A.减轻雨水冲刷B.隔热保温C.加强立柱坚固度D.减轻洪水侵蚀

8 . 河西走廊是甘肃西北部狭长冲积平原,自古以来就是富足之地,兵家极其重视。下图示意河西走廊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相对古代西域其他地区,河西走廊富足的原因有(     
①南山北沙,驼队接踵  ②西域中原,兵家必争  
③黄沙漫漫,土地贫瘠 ④水源充足,绿洲呈串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2.影响该地人口环境承载力的最大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A.土地资源B.淡水资源
C.矿产资源D.交通落后
3.下列措施可以扩大该地环境人口容量的是(     
A.扩大耕地面积B.增加牲畜数量
C.增加外联交通D.加大矿产开采
2020-07-17更新 | 1574次组卷 | 18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中的“栈道”是指褒斜古道。此道始建于殷周,是古代关中通往汉中、蜀地最著名的交通要道,也是中国最早在悬崖峭壁上开凿的道路之一。东汉永平年间,工匠采用“火焚水激”法在此道上开凿穿山隧洞。下图示意褒斜古道线路。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甲地古道最可能经过的是(       )
A.山顶B.鞍部C.山脊D.陡崖
2.与“火焚水激”法相似的外力作用是(   )
A.溶蚀作用B.侵蚀作用C.风力作用D.风化作用
3.小明考察褒斜古道线路时,发现渭河谷地与汉中盆地的自然植被大相径庭,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纬度地带性规律B.经度地带性规律
C.垂直地带性规律D.非地带性规律
9-10高一下·黑龙江哈尔滨·期中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下图是我国台湾岛铁路分布图。读图回答题目。

台湾岛修建的铁路是半环状的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据图思考,这样选择线路主要是考虑了哪种因素对铁路建设的影响(   
A.地形因素B.河流因素
C.气候因素D.矿产因素
2020-04-18更新 | 193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6-2017学年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