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2 道试题

1 . 古村落的保护有利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实现乡村振兴。图为“某古村落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村落依山而建,主要考虑的是(     
A.就地取材B.适应地形C.便于通风D.增加采光
2.为更好保留地域文化特色,该村落应(     
A.建设基础设施B.拆除传统民居C.提升公共服务D.保护民俗传统

2 . 嘉绒藏人生活在横断山区的高山峡谷中,为适应当地特殊的自然条件,在河谷、半山、高山地带发展立体布局的农牧业生产,至今仍保持着半农半牧的农业生产模式。早期果蔬种植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以自给自足为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始在半山台地上种植果蔬,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品远销成都等地。左图示意嘉绒藏人分布,右图示意高山峡谷地带农牧业立体布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嘉绒藏人多聚居在半山地带,原因不包括(     
A.台地地形平坦开阔B.半山腰处降水丰富
C.土壤肥沃适合农耕D.不受洪涝灾害侵扰
2.该地农牧业立体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光照C.水源D.土壤
3.该地区农业保持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     
①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③增强了市场适应性④对山地生态环境破坏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12-15更新 | 248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3 . 读“我国某史前文明遗址的原始村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以下各题。

1.图中居民点分布在(     
A.河流三角洲平原B.山地半山
C.河谷阶地D.河流冲积平原
2.先民选择居住地时,充分考虑的影响聚落布局最主要的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水文D.生物
3.随着人口的增加,图中区域①有可能发展成为聚落,其聚落的形状可能是(     
A.团聚型B.条带状C.网状D.棋盘状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海南岛不仅地处热带北缘,长夏无冬,而且阳光、海水、沙滩、绿色、空气五大旅游要素俱全,具有得天独厚的热带海岛自然风光。每年冬季,这里都会成为东北老年人的度假胜地。下图为海南岛区域图。


(1)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海南岛的自然地理环境(气候、地形、河流、植被、土壤等)特征。
(2)简述海南岛地形对交通的影响。
(3)分析冬季海南岛成为东北老年人心目中度假天堂的原因并指出这种现象体现的区域特征。
2023-12-01更新 | 350次组卷 | 1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分层班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5 . 读我国某地区交通干线(虚线)分布图,读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由图可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A.沿山谷延伸B.沿山脊延伸
C.沿等高线延伸D.沿经纬线延伸
2.下图中能反映图示地区交通线形态的是(     
A.B.C.D.
2023-11-29更新 | 198次组卷 | 30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地理第二次质检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梯田是山区坡地上沿等高线方向修筑的条状阶台式农田,其宽度根据地面坡度大小、土层厚薄、耕作方式、劳动力多少而定。涉县旱作梯田(图1)的壮观景象可媲美云南哈尼梯田,但又独具特点。涉县梯田位于太行山区,境内石灰岩广布。人们垒砌石堰屯土造田,提高粮食产量;在边缘栽种花椒、黑枣、柿子,增加经济收益。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涉县梯田陷入了发展困惑期,很大一部分梯田被荒废。图2示意涉县梯田农业系统垂直空间分布。

(1)绘制图1中梯田的等高线地形图。
(2)与哈尼梯田农业系统不同,涉县村落位于梯田之下。分析涉县村落布局在山麓的主要原因。
(3)面对部分梯田荒废的现状,为涉县梯田农业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2023-11-28更新 | 221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7 . 南迦巴瓦峰是中国西藏林芝市最高的山。地理学家杨逸畴先生这样描述南迦巴瓦峰,“南迦巴瓦峰历来以陡峭险峻著称……雅鲁藏布江下游绕南峰急拐弯南流,构成举世闻名的大拐弯峡谷。”下图为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地层地貌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峡谷高峰耸峙、峡谷幽深的形成过程是(     
A.地壳抬升—板块挤压—流水下切B.流水下切—地壳抬升—板块挤压
C.断裂发育—地壳抬升—流水下切D.板块挤压—地壳抬升—流水下切
2.穿越高山修路多采用修建隧道形式,图中适宜修建隧道的地点位于(     
A.多雄拉B.那木拉错C.扎工普巴D.乃彭峰

8 . 河湟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村落布局常依山就势,呈现出带状、团状和阶梯状等空间形态。图2为当地某山谷示意图,图中甲山坡为传统村落分布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图示山谷民居坡向选择的主要原因是(     
A.采光与防寒B.防寒与取水C.防潮与取水D.采光与防洪
2.该地传统民居采用合院式布局,下列地区最可能见到该合院的是(     
A.广州B.西宁C.伊犁D.石家庄
3.推测Ⅰ、Ⅱ、Ⅲ区域内村落的空间形态分别为(     
A.团状、带状、阶梯状B.带状、阶梯状、团状
C.团状、阶梯状、带状D.阶梯状、团状、带状
9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带动偏远地区经济协同发展,在山区兴修公路,这类公路被称为盘山公路,具有形似“之”字的特点。下图示意“之”字形盘山公路。将山区公路修建为“之”字形的目的是(     

   

A.减缓坡度B.缩短距离C.保护植被D.防止坍塌
2023-10-22更新 | 16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新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必修)试卷

10 . 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唐古拉山脉,向南流至云南省南腊河口出境,在越南胡志明市以南注入太平洋。读该流域人口密度、人口总量与高程分布图及澜沧江流域居民点分布比例与坡向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信息显示(     
A.人口密度随高度变化并不明显B.0~400m人口分布随高程增大迅速增加
C.5000m以上可能有大片无人区D.流域人口分布的态势是南疏北密
2.与人口密度分布关系最密切的是(     
A.太阳辐射能B.土地利用方式C.水能资源D.年降水量
3.由澜沧江流域居民点分布与坡向的关系可知(     
A.与村级比,乡镇居民点选址更趋向采光好的方向
B.坡向对居民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降水时间上
C.居民点在坡向的选择上与山体走向无关
D.乡镇级居民点分布比例最少的是正北方向
2023-10-21更新 | 379次组卷 | 30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