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2021年10月,我国将碳汇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竹林是重要的碳汇。浙江省安吉县竹林资源丰富,近年来积极探索生态资源价值实现机制,将农户的林权统一流转到合作社集中经营,与交易中心签订碳汇长期收储合同,2022年碳汇交易收入170多万元。该县某村以竹林未来30年碳汇收益作抵押,获得365万元的“碳汇共富贷”,助力当地绿色经济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安吉县通过碳汇交易获利的前提条件是(     
A.进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B.将林权统一流转集中经营
C.签订碳汇长期收储合同D.向竹农发放碳汇抵押贷款
2.“碳汇共富贷”体现了当地的竹林从生态资源转变为(     
A.生态产品B.生态服务C.生态资产D.生态功能
3.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目的是(     
A.增加碳汇供给者收入B.提高全社会减排效率
C.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D.降低企业碳排放成本
2024-01-23更新 | 1448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4年1月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地理试题

2 . 碳生态承载系数表示某一地区碳吸收量占全区比例与该区域碳排放量占全区比例的商。下图是以耕地和建设用地为主要碳源,林地、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为碳吸收载体,研究得出的2020年重庆市碳生态承载系数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最需要承担碳排放补偿责任的地区是(     
A.甲B.乙C.丙D.丁
2.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缓解重庆碳收支空间分布不平衡现象,应(     
①扩大中小城镇建设用地②发挥中心城区人才优势发展技术密集产业
③提高绿色清洁能源占比④保护东部碳汇资源,减少生态产品的开发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024-04-12更新 | 770次组卷 | 10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冰岛在首都雷克雅未克近郊的地热发电站附近,兴建了全球目前规模最大的碳捕集工厂——奥卡。该工厂通过12台风扇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捕捉”,并加热到100℃与水混合(1吨二氧化碳约需27吨水),被泵送入地下约1000米的玄武岩洞穴深处,在地下二氧化碳与玄武岩发生反应形成固体矿物质,永久储存在地下。据称,该工厂装置多数为手工制造,采用模块化施工,占地面积小,每年仅能捕捉4000吨二氧化碳,建设和运营成本高昂。



(1)说出冰岛建设奥卡碳捕集工厂的自然条件。
(2)分析奥卡碳捕集工厂建设和运营成本高昂的原因。
(3)说明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对该项目建设的益处。
(4)简述该项目的运营对周边区域环境带来的生态效益。
2022-11-01更新 | 1583次组卷 | 14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博硕学校(原北京师范大学长春附属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地理试题

4 . 和田河是塔里木河四大源流之一,也是唯一一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绿色生态走廊的河流,流域上游由玉龙喀什河(简称玉河,发源于昆仑山)与喀拉喀什河(简称喀河,发源于喀喇昆仑山)两支流组成。近30年来,该流域生态环境变得异常脆弱。下图示意和田河流域玉河和喀河的降水、冰川径流、气温年代际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和田河流域的冰川径流呈现增加趋势,说明该区域(     
A.气候冷干化B.气候冷湿化C.气候暖干化D.气候暖湿化
2.对冰川消融产生抑制作用的有(     
①全球变暖②降水增加③保护森林和人工造林④大规模开发利用新能源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3.玉河与喀河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A.人类活动强度不同B.发源山系不同C.地表径流速度不同D.植被分布不同
2022-01-18更新 | 1490次组卷 | 18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各种形式加以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30·60”目标。完成下面小题。

1.实现“碳中和”的可行“形式”是(     
①开发清洁技术 ②缩小工业规模 ③参与植树造林 ④提高化石能源价格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当前我国推进“碳中和”的主要障碍是(     
A.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B.森林面积不断缩小
C.公众环保意识较淡薄D.生产技术进步缓慢
2021-04-25更新 | 2088次组卷 | 18卷引用:吉林长春希望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下图是“环境中煤和其他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化石燃料(     
A.天然气是森林被掩埋在地下形成B.煤炭多在近海,埋藏浅,易开发
C.在沉积岩层中呈均匀、连续分布D.大规模使用可能改变全球碳循环
2.可以采取的固碳措施有(     
①增加植树造林面积②减少能源的消费量③将CO2封存到海洋④建立碳交易市场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2-04-10更新 | 1230次组卷 | 1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学程考试地理试题

7 . 进入“十四五”时期,各行各业都面临碳减排的现实挑战,尤其是钢铁企业急需变被动为主动,系统地对企业全流程进行碳排放核查,以此推动技术进步、管理优化,提高能源管理水平,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下图是某钢铁企业生产流程及碳排放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可以有效抑制(     
A.森林减少B.气候变暖C.酸雨加剧D.臭氧层破坏
2.通过核算,该钢铁企业的碳排放量为(     
A.E1+E2+E3-E4+E5+E6B.E2+E3+E4+E5+E6-E1
C.E1+E2+E3+E4-E5+E6D.E2+E3+E4-E5+E6-E1
3.研究发现钢铁企业提高副产品利用率可以减少碳排放,比如(     
①用高炉煤气和转炉煤气代替部分天然气
②减少燃气锅炉发电量,增加外购电量
③减少固碳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④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热循环再利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2-09-03更新 | 911次组卷 | 15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考试地理试题

8 . 2021年6月末以来,伴随着千年一遇的“热穹顶”袭击北美西北部,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多个区域,都遭遇了罕见的极端高温天气,很多地方更是高温直接飙升到将近50摄氏度。极端高温天气导致加拿大数百人死亡,而且死亡人数仍然不断攀升。据材料和热穹顶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分析“热穹顶”现象导致极端高温天气形成的成因(     
A.高空中热空气不断下沉,近地面热空气不断积聚和吸收地面辐射而快速升温
B.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多,温度高,大气逆辐射作用增强,大气的保温效果明显
C.冷热空气间形成隔热层,罩住热空气,使得热空气在隔热罩下不断集聚,热量难以消散
D.热高气压在区域上空停滞不动,不断排斥冷空气,压缩并吸收低空热空气,使气温越升越高
2.针对北美国家经历的高温天气及其影响,人类应如何采取措施积极应对越来越频繁的极端天气(     
A.增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多的避难场所
B.提升各国的供电系统负荷,优化电力调配机制
C.不断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变经济发展模式
D.加强社会保障机制,提高人类抵御高温天气能力

9 . 中国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下图为中、美、日、印四国C02排放占全球比重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符合中国的C02排放曲线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2.中国单位GDP碳排放量远高于日本,其原因是中国(     
A.经济增长速度快B.GDP总量大C.能源利用效率低D.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
2022-05-27更新 | 825次组卷 | 16卷引用:吉林省洮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学科联赛地理试题

10 . 碳足迹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直接或间接排放二氧化碳和其它温室气体的总量。它是估算碳排放对温室效应影响的一种方法。水稻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受到农资使用量、水稻生长期内稻田甲烷(CH4)排放量等多个因素的影响。下图示意2004~2014年中国部分省(市、自治区)水稻年均单位产量及年均单位面积碳足迹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Ⅱ区省份年均单位面积碳足迹明显大于Ⅳ区省份的主要原因是(     
A.农药使用量不同B.生产规模不同C.水稻品种不同D.耕作制度不同
2.对于非传统水稻主产区,降低碳足迹最有效的措施是(     
A.提高水稻生产的机械化水平B.实施稻田综合种养
C.调整种植结构,减少水稻生产D.选用优良水稻品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