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2021年10月,我国将碳汇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竹林是重要的碳汇。浙江省安吉县竹林资源丰富,近年来积极探索生态资源价值实现机制,将农户的林权统一流转到合作社集中经营,与交易中心签订碳汇长期收储合同,2022年碳汇交易收入170多万元。该县某村以竹林未来30年碳汇收益作抵押,获得365万元的“碳汇共富贷”,助力当地绿色经济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安吉县通过碳汇交易获利的前提条件是(     
A.进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B.将林权统一流转集中经营
C.签订碳汇长期收储合同D.向竹农发放碳汇抵押贷款
2.“碳汇共富贷”体现了当地的竹林从生态资源转变为(     
A.生态产品B.生态服务C.生态资产D.生态功能
3.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目的是(     
A.增加碳汇供给者收入B.提高全社会减排效率
C.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D.降低企业碳排放成本
2024-01-23更新 | 1448次组卷 | 17卷引用:专题09 区域发展与国家安全-【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地理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七省高考专用)

2 . “绿电”是指在电力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或趋近于零的绿色电力,主要来自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德国在2022年创下了绿电使用纪录,绿电占比已达到48%,几乎覆盖了德国一半的电力消费;下图为德国2022年某月19日06:00-21:45绿电生产结构和电力消费图,这日天气晴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德国绿电生产以(     
A.风电、光伏发电为主B.风电、生物质能发电为主C.水电、光伏发电为主D.水电、生物质能发电为主
2.德国持续、大力推广绿电,可提高应对国际能源市场冲击的能力、主要表现在(     
A.减少碳排放B.减小电网波动C.降低能源需求D.减少能源进口
3.该日所在月份最可能是(     
A.1月B.3月C.5月D.7月
2024-01-22更新 | 1026次组卷 | 14卷引用:专题06 自然灾害和地理信息技术-【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地理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七省高考专用)

3 . 2021年福建省三明市常口村获得了全国第一张林业碳票,经专家计算评估,3197亩的集体山林五年间吸收了12723吨二氧化碳。林业碳票总价值为14万元,全体村民人均分红150元,成功实现“碳票”变“钞票”。下图为我国碳交易市场机制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前碳交易市场对企业的主要影响不包括(     
A.增大经营压力B.提高生产成本C.促进转型升级D.扩大生产规模
2.林业碳票的实施可以(     
①增加采伐量,促进林业的发展②提高我国的林业经营水平③拓宽森林生态价值的实现途径④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双赢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为进一步挖掘森林的经济价值,常口村可以(     
A.发展林下经济B.全面退耕还林C.提高造林补贴D.限制森林间伐

4 . 双碳,即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简称。2020年9月22日,我国在联合国大会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图示意碳达峰与碳中和。完成下面小题。



1.“碳达峰”“碳中和”的提出,主要是应对(     
A.热岛效应B.阳伞效应C.焚风效应D.温室效应
2.实现“双碳”的关键措施是(     
A.关停耗能产业B.削减碳排放量C.调整能源结构D.控制人口数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海洋作为地球表面的主要水体,储存了地表93%的二氧化碳。联合国《蓝碳报告》把由海洋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海岸带)吸收固定在海洋中的碳定义为“蓝碳”。完成下面小题。

1.有利于海洋固定更多二氧化碳的现象是(     
A.海洋营养物质减少B.表层海水温度升高
C.海洋天然气开发增加D.海洋碳酸盐沉积增多
2.发挥蓝碳潜能、激发蓝碳价值可通过(     
①开发蓝碳交易市场②建设现代海洋牧场
③增加围海造陆工程④发展海洋交通运输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4-03-07更新 | 337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09 区域发展与国家安全-【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地理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七省高考专用)

6 . 比亚迪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研究与销售的代表性企业,2021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为59.37万辆,同比增长超过220%:占全球市场份额9.1%,仅次于特斯拉.据此完成问题。

1.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A.政府补贴增加B.节能环保要求提高
C.购买能力上升D.消费者环保意识增强
2.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国际市场竞争力较强,主要依靠(     
A.品牌效应B.价格优势C.核心技术D.政策支持
3.随着纯电动汽车的普及,居民区日用电量明显增加的时段为:(     
A.3:00~7:00B.8:00~12:00C.14:00~~18:00D.19:00~23:00
2022-05-10更新 | 487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2届贵州省毕节市高考三模文综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2年1月15日,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洪阿哈阿帕伊岛再次出现火山喷发,火山灰和气体直冲1.7万米高空。汤加火山再次喷发后,引发了海啸,巨浪冲上该国海岸,肆意冲刷房屋、教堂等财产设施,街道上散落着大块的混凝土、石头还有树木。有当地人通过社交媒体表示,汤加的空气和水受到了污染,也导致该国通信网络受到干扰。

材料二:汤加的地理位置图。



(1)从大气运动的角度,分析汤加火山喷发影响严重的地区。
(2)汤加周边海域近些年出现海洋酸化的威胁,请推测其影响及解决措施。
(3)火山喷发有利有弊,你能说出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吗?
2022-05-02更新 | 23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贵州省铜仁市高考二模文综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罗纳冰川位于瑞士瓦莱州的阿尔卑斯山区,几千年前罗纳冰川曾是欧洲最大的冰川,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其冰舌正以每年约2米的速度向山腰上持续退缩。现在已经消退成了瑞士第五。为应对这一状况,20年前的瑞士人想出了一个特别的主意,那就是给冰用盖被子。盖在冰解上的被子为白色,厚度为2厘米,采用特殊膈热材料制成。这个被子是非常贵的,费用可达8万瑞朗(约合41.万元人民币),这个费用还没包括人工和直升机的费用,下图示意罗纳冰川的位置。

(1)推测罗纳冰川不断融化对日内瓦湖的影响。
(2)分析盖在罗纳冰川的“被子”能够缓解其融化的作用。
(3)在冰川上“盖被子”的做法能否在全球的冰川区推广,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4-02-29更新 | 145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3 水的运动-【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地理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七省高考专用)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导致全球大气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发生变化。小明同学有兴趣研究地球大气层的平均温度和地球上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绘制出地球上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化(图)和大气层的平均温度变化(图)的曲线,发现1860—1980年间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地球大气层平均温度均波动上升,由此得出“导致全球气温上升的原因是二氧化碳的排放”的结论。



(1)小丹认为小明的结论太草率,试说出小丹的理由。
(2)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导致气温上升的原因。
(3)请为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提出合理建议。
2022-03-18更新 | 168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2018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发布的《全球1.5℃增暖特别报告》中指出,为实现全球气候变暖不超过1.5℃的目标,需要全球在2050年左右达到净零排放。下图示意2015~2050年为实现全球气候变暖不超过1.5℃与2℃情景的碳排放趋势对比(含预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2℃情景的碳排放相比,1.5℃情景(     
A.碳排放顶峰不会到来B.2050年完全实现零排放
C.碳排放速度下降更快D.极端气候会逐渐消失
2.与2℃情景的碳排放相比,1.5℃情景减少的碳排放量主要得益于(     
A.化石燃料的全面禁用B.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C.经济增长速度放缓D.森林覆盖率大幅度提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