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0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密歇根州位于北美五大湖地区,作为汽车工业的诞生地而闻名。20世纪70年代,密歇根州逐渐丧失汽车制造业的发展优势,经济衰退。20世纪80年代,密歇根州利用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发展以先进汽车制造业、信息技术产业等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使经济逐渐复苏,但其从传统制造业转向新兴产业的过程中也面临一系列问题。研究表明,1950年至2021年密歇根州人口流失严重,其中20世纪70年代人口流失最多。尽管目前仍面临着制造业发展的一系列困境,但密歇根州仍具备较高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潜力。下图示意密歇根州地理位置。

(1)指出密歇根州能够成为汽车工业诞生地的区位优势。
(2)简析密歇根州从传统制造业转向新兴产业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
(3)分析1950年至2021年密歇根州人口流失的原因。
(4)推测密歇根州为保持较高经济增长而采取的措施。
2024-01-16更新 | 308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优生联考文综试题
2 . 某校学生到河南省开展不同主题的研学活动。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以郑州市为中心,洛阳、开封为副中心的中原城市群正逐步形成。郑州地处中原腹地,是全国普铁和高铁网中唯一的“双十字”中心、全国唯一的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材料二:图为河南省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1)第一小组学生来到河南自然博物馆,馆中展示有世界上最大的一窝恐龙蛋化石,世界上最早的被子植物中华古果。恐龙蛋化石形成于____(选择:A古生代B中生代C新生代),可以在____发现(选择: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中华古果形成于____。(选择:A古生代B中生代C新生代)
(2)第二小组学生调查了河南省的常住人口变化发现2022年常住人口减少了58万人,河南省人口流出的原因有____(四选三)。
①对外开放程度高②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③交通便利④城镇化水平低
(3)第三小组学生调查了河南省耕地资源质量,发现图中ABC三地中位于黄河沿岸A土地盐碱化(土壤盐类物质易蒸发地表积累的现象)最严重,请从地下水位高低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分析其成因。
(4)第四小组学生通过调查发现,某资源调配工程途经河南,图6中资源调配工程南起丹江口水库,北至华北的北京、天津等地区,该工程的名称是____,对资源调入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影响____
(5)从区域空间组织的视角,分析郑州在中原城市群中辐射功能最强、辐射范围最大的原因。
2024-01-13更新 | 19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崇明区高三地理一模试卷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兰屿岛位于我国台湾省东南部(图a和图b),面积45平方千米,常年多大风,被称为风岛,是全世界多风地区之一。具有独特的地方文化——地下屋(图c),吸引着游人前来观光。

材料二民居分布于背山面海的小山坡上,各房屋顶部的坡面一半高出地面,一半在地面以下。前坡坡度缓,后坡坡度陡,坑边多建有凉亭。多见方形木框架,底部架空,屋顶覆草。



(1)归纳兰屿地势特征并阐述判断依据。
(2)推测兰屿降水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3)阐述当地气候对地下屋建筑特征的影响。
(4)说出游客大量涌入对兰屿带来的影响。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下表为绿色发展维度及衡量指标。

维度衡量指标(指标属性:+为正相关-为负相关)
绿色生产农药使用强度(-)、化肥使用强度(-)、灌溉系数(+)、人均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塑料薄膜使用强度(-)
绿色生活农村用电情况(-)、农村住房保障程度(+)、农村医疗保障程度(+)、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
绿色生态水资源占有量(+)、森林覆盖率(+)、人均造林面积(+)、人均耕地面积(+)

材料二江苏2017年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态空间分布图。

(1)比较苏南、苏北地区绿色生态水平差异并分析原因。
(2)评价城镇化水平提高对乡村绿色发展带来的影响。
(3)简述从发展绿色生产角度提高苏北地区乡村绿色发展水平的措施。
2024-01-12更新 | 565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考一模地理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候鸟式养老是一种特殊的养老方式(像鸟儿一样随着气候或季节变换选择不同的地域养老)。每年入秋后,数十万来自东北三省、北京等地的老人涌入海南,使其逐渐成为重要的冬季养老地。

材料二:三亚市地处海南岛南端,每年有两次正午出现“立竿无影”现象(图2)。该市某地其中一次出现在6月1日。三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300mm且大部分集中在6—10月份,图3示意三亚全年气温变化



(1)估算三亚市某地再次出现“立竿无影”现象的日期,并说明判断理由。
(2)根据图1,描述海南岛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3)比较三亚市冬季和夏季日温差的大小,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4)试分析候鸟式养老产业发展对海南当地的影响。
2024-01-11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受自然条件、经济水平等因素影响,人口分布地域差异显著。2000年后,我国人口流动规模快速增大,人口分布差异加剧。下图示意第七次人口普查我国31个省(市、区)人口迁入数量与年人均GDP关系,图中虚线表示各省(市、区)人口迁入数量与年人均GDP的离散程度,离散程度越小,数据点之间差异越小。



(1)推测我国人口分布的地域差异性。
(2)简析2000年后我国人口流动规模快速增大的原因。
(3)指出我国不同省(市、区)人口迁入数量与人均GDP关系,并分析广东省离散程度大的成因。
2023-12-30更新 | 21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合考试地理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广东省广州市依托制造业起步发展,在中心城区形成一定规模的工业区,大量乡村人口进城务工、经商等,逐渐融入城镇生活。2008年起,广州市陆续将中心城区的工业企业迁至郊区。十四五发展规划中,中心城区的海珠区将都市型工业作为发展的重点。都市型工业主要以信息流、物流、人才流等资源为依托,发展高端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


(1)将中心城区的工业企业迁至郊区的目的主要是(     
A.减小居民通勤距离B.优化城市空间结构C.调整地区产业结构D.提高城区居民收入
(2)以下产业类型中,最符合“都市型工业”发展特点的是(     
A.纺织服装B.石油化工C.工程机械D.人工智能
(3)新时代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的主要措施有(     
①加强基本农田建设
②提高教育经费比重,扩大城镇教育规模
③城乡统筹,加强就业培训
④提高城市落户门槛,加强户籍管理
⑤大力发展中小城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⑤D.③④⑤

材料二:目前我国正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努力使之成为世界一流湾区。湾区是由一个海湾或相连的若干个海湾、港湾、邻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湾区的经济发展趋势一般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创新经济演变。粤港澳大湾区人口密度大,经济总量高,世界500强企业总部约有20家,高校及研究机构多。



(4)香港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是(     
A.地狭人稠,资源缺乏B.劳动力紧缺且素质低
C.缺乏资金和管理经验D.教育和科技发展滞后
(5)香港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有(     
①借助港珠澳大桥,加强与珠海和澳门的联系
②以加工制造业为支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③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依托,与区内城市协同发展
④发挥港口优势,带动大湾区经济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积极影响有(     
①提高粤港澳地区的经济竞争力
②提高粤港澳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和国际地位
③加强粤港澳地区之间的经贸合作
④有利于香港和澳门的独立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7)相比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更易建立区域统一大市场的有利条件是(     
A.行政管辖关系B.经济发展水平C.风俗习惯差异D.人口规模结构
(8)从人文地理角度,概述粤港澳大湾区开发的优势区位条件。
2023-12-29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合格考试题
8 . 近三年广东省老龄化水平相比于全国平均水平低,试分析主要原因。
2023-12-2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建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9 . 改革开放以来,湛江在2010年之前长期存在人口大量流出的状态。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布局、广湛高铁全线开工、广东新型一体化基地项目的落地,湛江人口大规模流出的状况开始缓解。试分析其原因。
2023-12-2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建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10 . 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简称“长三角一体化”)被列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共同构成中国区域发展新格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涵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常住人口约2.2亿人,集中了全国1/4的双一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所等。

材料二:交通运输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的基础,沪宁沿江高铁是长三角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建正线西起南京南站,终至太仓站,预计2023年8月通车。


(1)长三角地区外来务工人员较多,其中大约30%来自安徽省。影响这类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资源B.生态环境C.社会文化D.经济水平
(2)写出图示长三角区域所属的地域文化区名称:____,下图中能反应该文化区传统民居和聚落特点的是____(填写甲或乙)

(3)长三角一体化促进了区域城市化发展,衡量城镇化最重要的指标是____,目前长三角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是____
(4)“长三角”是世界城市群之一,推动该地区近年来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最主要因素是(     
A.当地优越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B.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C.大量来自内地流动人口的涌入
D.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5)城镇化是中国最大的内需所在。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错误的是(     
A.促进城乡协调发展B.促进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C.催生大量新兴产业D.城镇化必然导致城市问题
(6)近年来,上海大力推进“绿色公共交通”的建设。这主要解决的是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     
①能源问题②交通问题③环境问题④就业问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分析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8)沪宁沿江高铁建设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河流众多B.地形平坦C.气候温和D.城市密集
(9)沪宁沿江高铁建成通车后将(     
①缩短城市间的时空距离②促进沿线矿产资源开发
③加快特色农产品的外运④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023-12-24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建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A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