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迁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6 道试题

1 . 异地养老是指老年人离开现有住宅,到外地居住的一种养老方式。家属随迁是指老年人以照顾孙辈为主要目的,到子女迁入地居住。调查发现,这两类老年群体在迁入地的居留意愿存在差异,如下表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项目

城市规模
异地养老家属随迁
人数占比(%)居留意愿(%)人数占比(%)居留意愿(%)
小城市18.480.512.658.0
中等城市9.888.49.271.0
大城市43.778.033.869.0
特大及超大城市28.184.844.467.8
1.据表可知,异地养老和家属随迁两类老年群体(     
A.小城市的人数占比均最小B.中等城市的居留意愿最高
C.特大及超大城市人数占比均最大D.在大城市的居留意愿最低
2.影响家属随迁和异地养老两类老年群体在迁入地的居留意愿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自身收入B.生活习俗C.消费理念D.健康状况

2 . 小学在校生人数是反映该城市人口流动的重要指标。下表示意2015——2020年广州、合肥、重庆、哈尔滨四市的小学在校生人数及增长率。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2015年小学在校生人数/万人2020年小学在校生人数/万人增长率/%
46.457.323.5
93.8112.520.0
41.739.4-5.5
207.4202.5-2.4
1.甲乙丙丁四市对应正确的是(     
A.甲:合肥乙:广州丙:哈尔滨丁:重庆B.甲:广州乙:合肥丙:重庆丁:哈尔滨
C.甲:合肥乙:重庆丙:哈尔滨丁:广州D.甲:哈尔滨乙:广州丙:合肥丁:重庆
2.关于甲城市在校生人数变化带来的直接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扩大就业规模B.增加就业压力C.提高城镇化水平D.加重养老负担

3 . 2017年初以来,全国已有50多个城市密集出台了人才政策,吸引年轻的高学历人才是这轮“抢人大战”的突出特征。读我国“20002015年四大区域高学历人才迁入规模分布”表,完成下面小题。

区域2000—2005年2005—2010年2010—2015年
规模(万人)占比(%)规模(万人)占比(%)规模(万人)占比(%)
东部112.7581.62247.2577.69186.5173.22
西部12.479.0339.9412.5537.3514.66
中部9.406.8124.387.6625.9710.20
东北3.512.546.672.104.881.92
全国138.13100.00318.25100.00254.70100.00
1.2000—2015年高学历人才跨区域迁移过程中(     
A.规模不断增大B.东部的虹吸效应有所减弱
C.增速越来越快D.迁入规模空间分布趋于集中
2.2000年高学历人才省际迁入率西藏和新疆分别位居全国第7、第8位,甚至高于江苏和浙江等发达省份,主要原因是(     
①经济发展水平提高②国家政策大力支持③景色独特旅游发达④高等教育基础薄弱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2024-03-18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检测文综试题-高中地理
4 .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常住人口逐渐减少,很多村庄出现了“人走房空”的现象,并逐渐演化为农村人口、土地、产业和基础设施整体的“空心化”。

材料二:“共享村落”是一种新的农村资源利用方式,村集体将农民闲置宅基地和房屋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上进行流转交易,以发展休闲居住、养老、旅游、文化创意等活动,是促进乡村振兴的一项创新举措。

(1)分析农村“空心化”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其给农村带来的不利影响。
(2)简述“共享村落”对促进乡村振兴的作用。
2024-03-15更新 | 415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高三一模地理试题

5 . 我国大量人口的流动并不是“一流永逸”,而是在首次流动后仍存在后续流动过程。2017年的一项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有超过一半的流动人口流动过2个及以上城市。下表为此次调查获取的人口首次流动和再次流动中流动量最大的6组城市相关数据(箭头表示流动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首次流动

流动量/人

流动距离/km

再次流动

流动量/人

流动距离/km

重庆→深圳

52

1322

北京→天津

142

151

重庆→东莞

50

1287

苏州→上海

99

97

重庆→广州

46

1221

上海→苏州

86

97

邵阳→深圳

44

738

深圳→东莞

86

42

阜阳→上海

44

1365

深圳→上海

86

1424

邵阳→广州

43

643

深圳→广州

84

105


1.表中数据显示,人口首次流动的流入地集中在(     
A.京津冀城市群B.成渝城市群C.长三角城市群D.珠三角城市群
2.与首次流动相比,人口再次流动的(     
A.流动距离整体增加B.流出地城市人口规模较小
C.城市等级整体较高D.流入地城市分布更加集中
3.人口再次流动中,北京的流出人口青睐天津,最可能是天津的(     
A.基础设施好B.工资水平高C.就业门槛低D.生活成本低
2024-03-14更新 | 29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唐山市一模地理试题

6 . 以色列国土面积为1.49万km2,其中2/3土地为沙漠和山地,人均水资源量不足世界人均的3%。以色列人口增长速度超过周边大部分国家,从人口结构上,属于全球“最年轻”的发达国家之一。下图示意2010~2021年以色列人口总数和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以色列人口的增长特点表明(     
A.总人口呈现负增长B.外来迁入人口增加C.人口生育意愿强烈D.宗教人口数量减少
2.推测以色列人口结构特征是(     
A.少年儿童数量偏多B.老年人口比重大C.农业人口比重偏大D.技术型劳动力多
3.以色列得以维持“年轻化”人口结构的物质基础条件是(     
A.快速发展的经济B.国家的政策支持C.发达的农业支撑D.丰富的自然资源
2024-03-13更新 | 288次组卷 | 5卷引用: 2024届河南省高三下学期TOP二十名校质检一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地理

7 . 迁徙流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信息流、资本流等流空间的基本载体,能客观反映城市间的地理行为关系。其中人口流动是城市网络结构的直观表征,长三角城市群对安徽、山东等地辐射作用明显。下图为中国城市宏观网络格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城市网络格局的突出结构是(     
A.圆形等级网B.长方形网状C.“核心—外围”放射状D.“郊区—中心”条带式
2.图示我国人口迁入率大于迁出率的有(     
①北京②深圳③郑州④成都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4-03-1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1号卷·2022届全国高考最新原创冲刺试卷(三)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

8 .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随着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意见的实施,许多惠民措施将有序展开,吸引更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给农村全面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农民工返乡创业现象日益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下降
B.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
C.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土地撂荒严重
D.乡村优惠政策实施,经济蓄势发展
2.农民工返乡创业给乡村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A.有效缓解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
B.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
C.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D.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
2024-03-10更新 | 521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泰安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9 . 老年流动人口是我国在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流动化的双重压力之下形成的新型老年流动群体。根据不同的流动目的,将流动老年人口主要分为务工经商型、照料子女型(照顾子女或孙辈)和养老型(看病和养老)三种类型。下表示意2015年不同类型流动老年人口的流动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流入地区总体务工经商型照料子女型养老型
东部地区34314626
中部地区1014117
西部地区42393549
东北地区1416818
流动范围



国内跨省43445038
省内跨市32332834
市内跨县25232228

1.2015年我国不同类型流动老年人口的特征是(     
A.务工经商型老年人口平均年龄较低B.务工经商型老年人口多从事第二产业
C.养老型老年人口主要流向中部地区D.照料子女型老年人口的流动时间最长
2.2015年养老型老年人口国内跨省流动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A.生态环境B.风俗习惯C.空间距离D.社会保障
3.为应对老年流动群体的日益增长,我国应(     
A.打破区域服务限制B.延迟退休年龄
C.加强城乡户籍管理D.限制流动范围
2024-03-08更新 | 31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一模地理试题

10 . 图为2000年、2020年郑州市各县(市、区)人口占比最高年龄组的分布情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信息显示,各县(市、区)人口变化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A.上街区人口老龄化最严重B.中原区保持外来人口吸引力
C.中牟县新生人口增长最多D.巩义市大量中青年人口迁入
2.为应对各县(市、区)人口变化,郑州市最应采取的措施是(     
A.均匀布局各类学校B.促进人口向外流动
C.差异布局基础设施D.推动人口均衡分布
2024-03-08更新 | 15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