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2 道试题

1 . 提高城镇化水平,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下图是甲乙两类不同国家城市化发展情况统计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甲、乙两类国家城市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快
B.乙类国家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速度慢
C.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乙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
2.随着城市化发展(       
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②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③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
④城市成为区域的中心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 . 2014年11月2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下表是我国新旧城市等级划分标准的对比。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旧城市标准(城区非农业人口)新城市标准(城区常住人口)
超大城市1 000万人口以上
特大城市100万人口以上500万~1 000万
Ⅰ型大城市50万~100万300万~500万
Ⅱ型大城市100万~300万
中等城市20万~50万50万~100万
Ⅰ型小城市20万人口以下20万~50万
Ⅱ型小城市20万人口以下

1.下列关于城市新等级划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面积越大,城市等级越高
B.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等级越高
C.经济水平越高,城市等级越高
D.常住人口越多,城市等级越高
2.大城市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是(  )
A.中心区人口外迁,城市等级下降
B.城市用地紧张,人居环境变差
C.经济发展加快,劳动力短缺
D.逆城市化严重,城市服务范围缩小
3 . 2000年以来,江苏省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快于全国,2014年城市化水平已达65.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10%,但南北差距大。下表是江苏省最新城市等级与数量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江苏省城市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流动和职业变化比较少B.人口与产业密集,集聚效应好
C.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最早D.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
2.江苏省城市化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A.南京控制人口规模,导致城市等级降低
B.城市等级与城市数量不合理
C.北部产业饱和,亟待向南部转移
D.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用地紧张

4 . 下图为北京市人口的变化。读图和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与北京近郊区、远郊区比较,说出中心区人口的特点。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中提出,通州区要做综合服务中心,北京市各市属行政事业单位,将在2017年整体或部分迁入北京通州行政副中心。


(2)分析北京建设通州行政副中心对中心区的影响。

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地区向河北疏解转移的工业项目超过80个,总投资超过1 200亿元。


(3)说明产业转移对河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016-11-27更新 | 400次组卷 | 5卷引用:加练半小时-2018版高考地理(江苏专用)高频考点精讲专题六高频考点34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所示的大型商城,以汇集国际品牌商品、价格优惠为经营模式。某地理小组学生实地考察了该商城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同学们针对如何新建这类大型商城各抒已见,其中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是(  )
A.增加商城数量,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B.扩大商城规模,带动周边城镇发展
C.立体建设商城,集约开发利用土地
D.商城靠近景点,吸引游客休闲购物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科教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还是重要的经济、交通、旅游中心。北京的资源和环境压力过大,城市问题日益突出。京津与冀位置相邻,但在经济和城市发展方面差异巨大。实施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有利于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下图示意首都圈地区城市体系(2012年)和京津冀两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


(1)分析京津与冀之间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差异。
(2)有专家建议把甲城市培育为首都圈地区城市体系的新核心城市,请分析该城市的区位优势。
(3)分析北京城市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7 . 根据下图和文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化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严格控制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积极发展新型乡镇城市的发展方针又被提上日程。全国各个地区积极响应,京津冀协同发展,优势互补,既有利于北京市城市化问题的解决,也促进了周边地区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1)北京市把部分产业和职能分散出去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唐山市承接北京重化工业的主要区位优势。
(3)如果北京要把部分政治职能从①②两个方向分散出去,最有可能选择 城市,请简述主要原因。
8 .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2013年我国首次界定了全国262个资源型城市,并根据资源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异,将资源型城市划分为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四种类型,明确了不同类型城市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资源枯竭城市历史遗留问题依然严重,尚有近7000万平方米棚户区需要改造,约14万公顷沉陷区需要治理,失业矿工人数达60多万,城市低保人数超过180万。
材料二: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分布图

材料三:

资源状况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成长型
资源保障潜力大
经济社会发展后劲足
成熟型
资源保障能力强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
衰退型
趋于枯竭
经济发展滞后,民生问题突出,生态环境压力大
再生型
摆脱资源依赖
经济社会开始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1)四种类型的资源型城市中,     型城市是现阶段我国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的核心区,     型城市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难点地区。
(2)我国将从2015年起全面停止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林区的天然林主伐(对成熟林或部分成熟林木进行采伐的总称),其中位于小兴安岭地区的衰退型城市是     ,该市今后林业发展的方向是     
(3)实现产业多元发展,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请你为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产业多元发展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4)大兴安岭地区森林资源丰富,但人口合理容量小于哈尔滨,简要分析其原因。
2016-11-27更新 | 245次组卷 | 10卷引用:【高中新教材同步备课】2.3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 同步练习-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一)

9 .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     
A.蒸发量增加B.地下径流量增加
C.地表径流量增加D.降水量增加
2.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     
①减少土壤侵蚀   ②补充地下水 ③延长径流集聚时间 ④解决城市洪灾   ⑤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2016-11-27更新 | 1589次组卷 | 42卷引用: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仿真模拟卷(五)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Ⅰ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图Ⅱ为该城市计划建设的海绵城市示意图。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



(1)该城市拟在南部阴影地区新建重工业区,试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
(2)简述该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带来的效益。
(3)西欧对海绵城市研究较早,但推广速度较慢。从地理学角度分析其原因。
2016-11-27更新 | 498次组卷 | 10卷引用: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同步练习卷:2.2-2.3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及城市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