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2 道试题
1 . 城市化过程可以分为景观城市化(即人们所观察到的城市景观,如道路、建筑物、绿地等)与人文城市化(即人的变化,如人口素质提高、生活方式改变等)。读某城市局部区域剖面的景观与人文发展指数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市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
A.甲区域B.乙区域C.丙区域D.丁区域
2.下列有关丙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进行合理规划,加强人文城市化的建设
B.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倡导生活方式的转变
C.目前景观发育程度较高,城市规划合理
D.今后需加强道路和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
2 . 下面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的数字代号各带代表的地理意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日较差较大的原因是(         )
①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阳高度角小②离太阳近③云层厚且夜晚长④地势高、空气稀薄⑤白天太阳辐射强        ⑥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3)农民们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在田间地头燃烧柴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4)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屋顶绿化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意义。(屋顶绿化可以广泛地理解为在各类古今建筑物、构筑物、城围、桥梁(立交桥)等的屋顶、露台、天台、阳台或大型人工假山山体上进行造园,种植树木花卉的统称。)
2016-11-27更新 | 26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作业7 大气的逆温、受热过程、热力环流、等压线7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3 . 读城市区域景观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城市区域与郊区相比,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A.逆温现象B.水土流失C.热岛效应D.“臭氧洞”
2.为避免该问题对城市大气环境带来的污染,应该(  )
A.将卫星城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范围之外
B.将工业区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向地带
C.控制城市发展,缩小城市规模
D.减少城市高层建筑物,增加城市空间
2016-11-27更新 | 464次组卷 | 25卷引用:湘教版必修2课后训练: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练习 单元测试
4 . 下图是2000年和2010年云贵高原某流域(起始海拔1210米)乡村聚落在各海拔和坡度的分布变化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2000-2010年新增聚落主要分布于
A.较低海拔的山地陡坡B.较低海拔的河谷阶地
C.较高海拔的山地缓坡D.较高海拔的冲积平原
2.该流域乡村聚落的变化会使该流域
A.农业规模下降B.暴雨灾害增加
C.生态环境改善D.环境负荷加重
2016-11-26更新 | 361次组卷 | 9卷引用:2.3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高二地理 新教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2020-2021同步课堂帮帮帮》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近年来,北京市出现了一些大型城郊居住区,而大量就业岗位仍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产生“钟摆”交通现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图为某工作日北京市部分路段路面交通实时路况示意图。图示时刻最有可能是
A.8:00B.12:00C.14:00D.18:00
2.为缓解北京市的“钟摆”交通现象,可以
A.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人口
B.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
C.优化城市中心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
D.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
6 . 城市化率反映城市化水平。下图为1992—2010年北京市城市化率及地下水埋藏深度变化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1992—2010年,北京(  )
A.城市化率不断下降B.城市化速度持续加快
C.城市化经历了四个阶段D.城市化水平较高
2.北京地下水埋藏深度与城市化水平具有关联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跨流域调水引起了地下水埋藏深度上升
B.城市绿地面积扩大造成地下水埋藏深度下降
C.生产、生活污水排放使得地下水埋藏深度上升
D.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埋藏深度下降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7 . 如下图表示世界及四个大洲城市化发展统计情况。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可推断(  )
A.目前北美洲平均城市化速度最慢B.亚洲城市化水平总体处于初期阶段
C.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呈正相关D.非洲城市总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城市化可能会导致(  )
A.生物多样性增多B.雨季地表径流减少
C.土地的质量改善D.城市热岛现象出现
2016-11-26更新 | 1115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练习:第19讲 城市化
11-12高三上·河南洛阳·期末
8 . 阅读下列有关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受严格的户籍制度影响,江苏省城市人口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自然增长,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图1)。

材料二 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江苏省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省区之一。20世纪80年代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迅猛发展,被誉为“苏南模式”。图2表示这一时期江苏省城市化进程。

(1)说明改革开放以前,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总趋势和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2)说明江苏省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江苏省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轻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16-11-26更新 | 1253次组卷 | 17卷引用:鲁教版(2019)必修二第2单元 第三节城镇化

9 . 我国某市1980年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21.2∶60.3∶18.5,2000年为13.8∶38.9∶47.3,2013年为22.4∶45.7∶31.9。下图为该市工业结构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市最有可能是 (  )
A.克拉玛依B.阜新C.重庆D.无锡
2.导致该市工业结构调整的最根本原因是 (  )
A.资源枯竭B.产业转移
C.减轻污染D.国家政策
3.该市某中学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针对该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进一步发展该市经济的思路,其中最不合理的是 (  )
A.依托郊区的土地资源优势,发展现代绿色农业
B.切实治理环境污染,大力发展旅游业
C.利用工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发展汽车配套工业
D.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煤炭外运能力
10 . 随着交通工具的改变,聚落的分布和形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中四幅城市形态图是在不同的交通运输工具影响下形成的。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形成最早的城市形态是(  )
A.①B.③
C.②D.④
2.有关上述四幅图所处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火车—电车时期B.③是汽车时期
C.②是高速公路时期D.④是步行马车时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