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地域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8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科学院构建的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体系,由生存、发展、环境、社会和智力五个支持系统组成。其中生存支持系统与生存资源禀赋(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农业投入水平、资源转化效率等有关,发展支持系统与区域发展水平(区域产业结构等)、区域发展成本等有关。下图是1995~2007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趋势图,下表是2007年中国东、中、西部发展支持系统评估表。(注:1995年全国为100.0

地区发展支持系统
东部地区121.2
中部地区1133
西部地区10.2

(1)说明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变化趋势,并思考这种趋势主要是由哪些支持系统的变化来驱动的?
(2)中国东、中、西部的发展支持系统存在着差异,请从三次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角度给予说明。
2022-02-2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红桥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伊朗是西亚主要的产油国,也是我国进口石油的主要来源国。中国石油消费量呈逐年大幅度上升趋势,预计到2020年,石油缺口2.5亿至4.3亿吨。中国正力求使从西亚进口石油实现多样化。伊朗是世界上第四大石油出口国,主要输出到欧盟、东亚等地区。伊朗依托丰富的油气资源,其石化产业、炼油工业(石化工业可以将炼油工业的产品进一步的深加工)等蓬勃发展,已成为国内支柱产业。下图为伊朗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从伊朗进口石油对我国的意义。
(2)石油是非可再生资源,经过长时间开采,该国石油资源逐渐减少,为了保持石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请为该国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3)简析伊朗大力发展炼油工业对本国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2022-06-18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伊犁州新源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2000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呈抬升趋势,但未来增长潜力会变得越来越小。专家分析,今后东北与西部地区将承担粮食生产的重任。下图示意2001~2019年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及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统计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1~2019年,我国(     
A.玉米播种面积变化较小B.小麦单产明显降低
C.三大主粮产量仅由播种面积决定D.稻谷单产有所增加
2.制约我国未来粮食增长潜力的因素最可能有(     
①后备耕地面积②工业化、城市化进程③农民种粮积极性④化肥、农药使用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6-1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4 . 下图示意湖南省产业比重变化,自内向外环形分别代表1980年、2000年和2020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表中数据的分析,正确的是(     
A.1980年第一产业比重最小B.2020年第三产业比重最大
C.第一产业比重一直在上升D.第三产业比重一直在下降
2.从湖南省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可推知(     
A.工业化停滞不前B.产业结构没有得到优化
C.第三产业越来越突出D.城镇化水平变化不大
2022-06-0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乡村振兴是我国实现城乡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乡村振兴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材料二:不同区域的乡村振兴模式有所不同。有学者将京津冀地区的县域划分为五类区域。图1为京津冀五类区域分布示意图,图2为2000~2016年京津冀不同区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乡村就业非农化率(非农化率是指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变化趋势示意图。

(1)从城市辐射、交通条件、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京津近郊区与冀西太行山区的区位差别。
(2)归纳京津冀五类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乡村就业非农化率的时空变化特点。
(3)根据“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从产业、生态和富裕角度提出实现乡村振兴的合理措施。
2022-04-01更新 | 17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60年代,日本汽车工业全面崛起,1967年汽车产量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生产国。70年代,日本本土汽车已全面普及。1973年爆发的石油危机重创欧美汽车企业,欧美许多家庭选择节油的日系车取代大排量的欧美车系,随即日系车大举进军欧美市场。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扩大对外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基地,日本汽车工业海外扩张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下图示意1965~2013年日本汽车生产变化。


(1)概括1965~2013年日本汽车生产布局变化特点。
(2)分析日本在海外建立汽车生产基地的主要原因。
(3)分析日本汽车产业向海外转移对本国经济发展产生的有利影响。
2022-05-10更新 | 22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区域经济人口分布协调偏离指数(HD)是评价区域经济规模与人口规模协调度的指标之一。HD的值越大,表明区域的经济人口分布越不协调。当HD<0.3表明区域是处于人口经济分布协调状态。图是1953~2017年某区域经济——人口分布协调偏离度指数(HD)的变化趋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53~2017年该区域经济规模与人口规模的协调度特点是(     
A.不协调程度加剧B.一直协调
C.早期严重不协调,目前向协调方向发展D.从协调向不协调发展
2.2000年到2017年间,该区域发展特征最可能的是(     
A.区域经济规模不断下降B.区域城镇规模不断缩小
C.区域经济人口分布处于协调状态D.区域经济开始向转型阶段发展
3.该区域1978年以后HD下降的原因主要是(     
A.政策的引导,经济发展增快B.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减少
C.人口迁出,人口减少D.区域产业升级,经济效益高

8 . 我国的几何中心坐标为33.45°N,111.48E.下图示意2001~2016年我国城市创新重心在经纬度方向上的演变轨迹(未包括港澳台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期间我国城市创新发展格局(     
A.由“南强北弱”转变为“北强南弱”B.由“北强南弱”转变为“南强北弱”
C.由“东强西弱”转变为“西强东弱”D.由“西强东弱”转变为“东强西弱”
2.影响我国城市创新重心移动的区位因素差异主要有(     
①区域政策②资金投入③人口数量④基础设施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3.下列区域发展战略中,会加快我国城市创新重心呈图示整体趋势移动的是(     
A.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B.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C.西部大开发D.粤港澳大湾区

9 . 下图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     
A.1972年城市化水平最低B.2010年后城市人口下降
C.目前城市化的速度最慢D.2050年城市化水平最高
2.甲、乙时期,城市化速度都呈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A.甲时期自然灾害影响经济发展速度B.乙时期严控特大城市规模
C.甲时期城市化发展到了后期阶段D.乙时期实现计划生育国策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山西是全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20年5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山西大同、太原等地进行调研。习近平强调,长期以来,山西兴于煤、困于煤,一煤独大导致产业单一。建设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是党中央赋予山西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实现山西转型发展的关键一招。山西要有紧迫感,更要有长远战略谋划,争取早日瞠出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材料二: 山西省略图。

材料三 “碳达峰”是指中国要在2030年前,使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达到峰值之后,不再增长,并逐渐下降。“碳中和”是指在2060年前,中国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产业调整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下图为我国2018-2050年电力消费结构变化趋势图。

(1)分析煤炭资源丰富的大同却大力发展光伏产业的原因。
(2)请你为山西“兴于煤、困于煤,一煤独大导致产业单一”这个发展难题出些金点子。
(3)说出我国实施“碳中和”的主力能源并分析实施的可行性。
2021-09-20更新 | 527次组卷 | 3卷引用:2.1 碳排放与环境安全-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课后培优练(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