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地域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1 道试题

1 . 在电控汽车时代,汽车芯片已成为汽车的“决策大脑”和“遍布全车的神经系统”。受制于汽车芯片短缺,很多国际知名汽车企业不得已采取减产甚至停产的方式来应对危机。芯片产业是高度全球化的产业,产业布局呈现分散趋势,形成全球生产系统。目前,芯片设计产业主要在欧美日,而芯片制造产能主要依赖亚洲的韩国三星和台湾台积电。中国的汽车芯片自主率不足10%。下图为芯片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芯片产业布局呈现分散趋势,主要是由于(     
A.区域发展协调性减弱B.地区间信息联系更加快捷
C.地区间人才流动减少D.产业对自然资源依赖增强
2.芯片产业分散布局有利于企业(     
①推行清洁生产②避免竞争压力③提升技术水平④降低生产成本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3.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我国突破芯片产业困境的关键是(     
A.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B.研发核心技术,完善产业链
C.大力发展芯片下游产业链D.注重芯片设计,寻找代工厂
2021-07-02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跨国公司通过渐进的方式进入东道国家,采用渐进式的投资策略,逐渐对东道国进行连续跟进投资,例如早期跨国公司以代表处的形式进入东道国,随后将制造销售研发和总部功能陆续迁入,逐渐形成完善的产业链。研究表明,跨国公司在中国进行多次连续跟进投资,其功能布局和演化与城市等级及区域经济环境变化高度相关。基于1979年至2012年,财富五百强外资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数据,探讨跨国公司功能区为在中国的时空演化趋势及原因。

1.跨国公司采用渐进式的方式进入东道国家的原因是(     
A.当地基础设施不完善B.东道国科学技术落后
C.东道国市场不确定性D.东道国劳动力素质低
2.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生产和办事处机构占全部功能比重,从1979-1991年超过80%到2008-2011年仅占30%,这说明(     
A.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职能由生产转为研发B.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功能升级趋势
C.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制造业开始转移衰落D.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受到了政策限制
2021-10-10更新 | 755次组卷 | 10卷引用: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选拔卷)-【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尖子生选拔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978年,在改革开放政策引导下,具有侨乡之称的珠三角利用自身优势,抓住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大力引进以加工出口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1990年后,全国对外开放范围不断扩大,其政策优势已不明显,该地区原有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但资金、技术优势形成。此时珠三角又一次抓住了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顺利实现产业的升级,通信设施、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产业逐渐成为当地主导产业。下图示意20世纪9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主导产业的变化。

(1)改革开放后,劳动密集型产业迅速崛起成为珠三角的主导产业,分析其原因。
(2)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后珠三角轻纺工业占工业产值比重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3)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后珠三角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为新的主导产业的原因。
(4)简述产业结构升级对珠三角地区的有利影响。
2021-08-03更新 | 368次组卷 | 1卷引用:选择性必修2 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第二节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1
21-22高二·全国·单元测试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成渝城市群地处我国西南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

2016年成渝城市群和上海的相关数据比较表

城市城区生产总值
(GDP:亿元)
产业结构(%)城镇化率(%)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成渝
地区
重庆17558.87.444.248.462.6
成都12170.23.943.053.170.6(四川49.1)
上海28178.70.429.869.887.6(全国57.4)
(1)根据表中数据,概括成渝城市群的产业结构特点。
(2)上海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来自成渝地区的流动人口呈明显下降甚至回流的趋势。结合产业结构数据分析其中的原因。
(3)比较说明上海城镇化水平状况,并分析产业结构对城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
2021-08-0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过关检测】-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5 . 目前半导体产业布局呈现分散趋势,形成全球生产系统。下图为半导体产业链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半导体产业布局呈现分散趋势,主要得益于:(     
A.区域发展协调性减弱B.地区间信息联系更加便捷
C.地区间人才流动减少D.产业对自然资源依赖增强
2.半导体产业分散布局有利于企业:(     
A.推行清洁生产B.避免无序竞争C.提升技术水平D.降低生产成本
2021-07-12更新 | 28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泗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山西省煤炭行业长期存在“多、小、散、乱”的局面,随之带来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安全事故频发等严重问题,整合煤炭行业已迫在眉睫。2009年4月20日,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宣告成立,经过整合后,山西省煤炭行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山西省矿井数由2600座减少到1053座,企业主体由2200多家减少到130家;70%的矿井规模达到年产90万吨以上,年产3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全部淘汰,顺应了经济转型的趋势,体现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多、小、散、乱”主要指的是当时煤炭行业中(     
A.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B.煤炭销售市场的特点C.煤炭企业的分布特点D.煤炭管理机构的特点
2.山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可以(     
①减少资源浪费,减轻生态环境破坏②减少安全事故③减少煤炭生产量④降低运输成本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3.山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以后,煤矿企业数量减少但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区域基础设施更加完善B.企业劳动力投入数量增加
C.区域社会服务水平提升D.企业生产技术提高
2022-05-18更新 | 29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桐庐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阶段性测试地理试题

7 . 读我国不同产业地理集中程度变化趋势统计图(基尼系数数值越高,表明地理集中程度或专业化程度越高)回答问题。



1.20世纪80年代以来,分布从较为分散到显著集中的产业是(     
A.电子制造业B.食品加工业C.服装制造业D.黑色金属冶炼业
2.服装制造业分布趋势的变化直接引起了我国(     
A.人口迁移B.生态恶化C.资源短缺D.产业升级
8 . 阅读资料和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德国鲁尔区是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区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钢铁产量占到全国70%左右,煤炭产量高达80%以上,在本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资料二:下表为德国鲁尔区煤炭、钢铁工业的变化和鲁尔区产业人数变化图。

1957

20XX

煤矿(座)

140

7

钢铁厂(个)

26

4

煤矿工人(万人)

47

4

钢铁工人(万人)

30

5

资料三: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地理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和核电的广泛使用,导致对煤炭的需求不断所减少;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出现,对钢铁需求量减少。鲁尔工业区从以煤炭和钢铁工业为中心的资源型生产基地,转变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环境优美的新型经济区。

(1)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发展煤炭和钢铁工业依托的地理环境是什么?(试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分析)
(2)图中表现出的70年代后鲁尔区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是               。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3)试从地理环境变化角度分析首钢迁出北京的原因。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科学院构建的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体系,由生存、发展、环境、社会和智力五个支持系统组成。其中生存支持系统与生存资源禀赋(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农业投入水平、资源转化效率等有关,发展支持系统与区域发展水平(区域产业结构等)、区域发展成本等有关。下图是1995~2007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趋势图,下表是2007年中国东、中、西部发展支持系统评估表。(注:1995年全国为100.0

地区发展支持系统
东部地区121.2
中部地区1133
西部地区10.2

(1)说明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变化趋势,并思考这种趋势主要是由哪些支持系统的变化来驱动的?
(2)中国东、中、西部的发展支持系统存在着差异,请从三次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角度给予说明。
2022-02-2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红桥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

10 . 下图为鲁尔区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德国鲁尔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鲁尔区处于欧洲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优越
B.多瑙河交通便利,可直通海洋(     
C.铁矿资源丰富
D.劳力丰富
2.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区开始衰落,衰落最明显的工业部门是(     
A.宇航工业B.电子工业C.煤炭工业D.劳动密集型产业
3.20世纪90年代以来,鲁尔区大气污染物含量呈下降趋势,其原因可能是(     
A.发展第一产业B.调整了产业结构C.破坏了森林资源D.工业萎缩
4.鲁尔区钢铁工业布局,从环境因素考虑(阴影部分表示工业区,非阴影部分表示居民区),最合理的模式是(     
A.B.C.D.
5.20世纪中叶,一些新兴企业不愿到该区落户,其主要原因是(     
①能源短缺②劳动力素质差③用地紧张④环境污染严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D.②③④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