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交通运输布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材料1: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见下左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限,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材料2:安第斯山脉西侧的沙漠景观与这里风光迥异,风携带沙粒撞击岩石表面,不断的磨蚀,雕琢成形态各异的岩石,塑造了蘑菇石(见下右图)等典型的风蚀地貌。



(1)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
(2)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3)从外力作用的角度,描述蘑菇石地貌的形成过程。
(4)从风的特性和被搬运的沉积物特性两个因素,解释其对磨蚀效果的影响。

2 . 格库铁路,是中国境内连接青海省格尔木市和新疆库尔勒市的国铁1级客货共线电气化铁路,全长1213.7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是中国西北路网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美誉为“大漠新丝路”。历时六年建设,该铁路于2020年12月9日全线贯通运营。下图示意格库铁路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格库铁路建设者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是(     
A.暴雨洪涝B.河流众多C.高原缺氧D.森林茂密
2.格库铁路在阿尔金山的崇山峻岭中蜿蜒而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连接更多的聚落B.绕开湖泊和沼泽C.行进在山间盆地D.降低线路的坡度
3.该铁路的建设,可以(     
①进一步完善我国西部地区铁路网结构②促进沿线地区经贸往来和资源的开发③加强民族地区团结和国防安全的需要④开辟通往太平洋地区陆路运输大通道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1-07-25更新 | 220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线上教学诊断检测(三)地理试题
3 . 阅读下列文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正式开通,结束了西藏自治区不通火车的历史。青藏铁路由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青藏铁路的建设经历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难题”的严峻挑战,工程艰巨,要求很高,难度很大。青藏铁路全长1956千米,其中“以桥代路”的长度达159.88千米。

材料二京沪高速铁路从北京南站出发,止于上海虹桥站,全线纵贯北京、天津、上海三大直辖市和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四省,总长度1318千米,是我国目前最长的客运专线之一,其中“以桥代路”的长度达1061千米。


(1)青藏铁路和京沪高速铁路都有“以桥代路”的特点,分析这两条铁路“以桥代路”的不同目的。
(2)分析青藏铁路起止点所在地区发展河谷农业共同的区位优势条件。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爪哇岛及局部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雅万高铁是借助“一带一路”倡议中印尼两国共同推动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是中国高铁方案“走出去”的第一单。

(1)简述爪哇岛的气候特征并说明其成因。
(2)分析爪哇岛河流众多、短小流急的原因。
(3)爪哇岛粮食作物以为____主,推断其主要分布在地区。
(4)依据图中信息与所学知识,分析雅万高铁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自然障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读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区域的褶皱形态及判断依据。

(2)说出图中甲城镇所处的地形类型,并分析成因。

(3)该地打算修建一条连接聚落丙、丁的公路,请在图中设计一条较为合理的线路。

(4)指出图示区域铁路选址的原则,并说明原因。

2017-11-08更新 | 411次组卷 | 17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中俄石油、天然气管道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由于大庆油田连年减产,黑龙江省原本高比重的能源工业不断萎缩,产业升级成为突破资源瓶颈的必由之路,大庆发改委有意将大庆的部分炼化产业和天然气相关业务转移至俄罗斯秋明油田。


(1)与天然气管道的西线工程相比,东线工程的规划建设意义为何更大?
(2)图示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对我国有哪些有利影响?
(3)分析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工程建设遇到的困难。
2022-06-03更新 | 21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正在建设的川藏铁路(图1)平均海拔3800m,全长1629km,客货兼运,设计时速160~200km/h。工程沿线环境复杂,穿越多个地形区、板块交界处、多年冻土分布区等,桥隧长度占线路总长的42.5%。沿途经过数十处国家级保护区,分布有大熊猫、冷杉等近百种珍稀动植物,生态环境脆弱,全线按生态环保的要求设计建设。图2为青藏铁路和川藏铁路沿线地形剖面示意图。



(1)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简析横断山区山高谷深的主要成因。
(2)与青藏铁路相比,说出修建川藏铁路时需克服的不同自然障碍。
(3)指出川藏铁路按生态环保要求设计建设的目的。
2020-08-17更新 | 871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友好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过去,山区公路多为“之”字形盘山公路。现在,修建高速公路则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完成下面小题。

1.早期山区公路选线多为“之”字形,主要是考虑(     
A.地形因素B.居民点分布
C.气候因素D.工业分布
2.现在山区修建高速公路不呈“之”字形,其主要原因有(     
①节约通行时间②汽车性能的改善③科技水平的提高④为节省建设投资
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②④
2023-08-14更新 | 108次组卷 | 19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暑期,某高中地理研学小组赴新疆开展了以“新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为主题的考察活动。他们先从霍尔果斯出发,沿218国道穿越三面环山、水源充足的伊犁河谷,这一段国道中的部分路段每年冬、夏季常因天气影响导致交通中断。沿途还经过了位于天山深处海拔1776米的中国科学院天山积雪和雪崩研究站(K地),该站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山地积雪及其灾害治理观测实验站,这里冬季降雪频繁,是雪崩的危险地段,也是观察和研究雪崩的绝佳地段。研学小组继续向南翻越天山,抵达研学终点-库尔勒。这里有大片农田和聚落分布。下左图示意研学线路,下右图示意天山山前洪积扇。



(1)从地形角度,分析在K地布局“积雪与雪崩研究站”的原因。
(2)218国道伊犁河谷段每年冬、夏季常因天气影响导致部分路段交通中断,分别推测形成的原因。
(3)研学小组发现塔里木盆地农田、聚落多位于冲积扇的边缘低地。分析造成这种现象主要原因。
(4)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哪些?
2022-08-23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江全长1532公里,发源于秦岭南麓,在武汉市注入长江。历史上,汉江素有“千里黄金水道”之称,但近几十年来,汉江航运价值却不断降低。下图为汉江上游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十堰市是我国著名的“汽车城”,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秦巴山地间的汉江中上游谷地,是冬无严寒、夏可避暑的养生宝地。受节能减排、产业竞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传统重工业发展受到挑战。近年来,十堰市出现常住人口减少的现象。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当地政府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



(1)秦岭是汉江北部支流的发源地,分析其对汉江北部支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2)简述近几十年来汉江航运价值不断降低的原因。
(3)阐述十堰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