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发展差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 道试题

1 . 材料一:古代,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方向的大宗货物运输,主要依靠京杭运河,于是在京杭运河沿岸形成一批商业繁荣的城市,其中,扬州因位于京杭运河南北段的中间位置,且是长江航运与京杭运河航运的转运点,成为运河城市中最为耀眼的明珠。

材料二:近代,海运兴起,清末津浦(天津一南京浦口)铁路修通,沿海航线和津浦铁路成为连接东部地区南北方的主要交通运输线,京杭运河的交通运输地位不断下降.加之北段逐渐淤塞,运河沿岸商业城市则失去了进一步发展的运河航运条件,运河沿线许多城镇,如扬州,也就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地位。

材料三:近年来,随着京沪高速公路等多条告诉公路,多条高速铁路在此通行,以及在一带路背景下现代海运的快速发展。拥有厚重历史文化的扬州开始重新焕发省级,展示魅力。

(1)根据材料京杭大运在古代扬州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根据材料,分析近代的扬州为何会不断的走向衰落?
(3)为促进扬州城市的振兴,请你为该地区的发展提供合理的措施?
2024-04-12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4.2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案)-【上好课】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2 . 京津冀协同发展要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为载体、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重点、以“一环六放射”的高速路网交通一体化体系为依托,打造1小时都市圈,努力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赢发展。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京津冀三方目前产业结构既雷同又竞争,没有形成互补的格局,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看,天津应着重发展的经济部门是(     
A.机械制造业B.传统服务业C.创意文化产业D.金融业
2.京津冀高速路网一体化,目的是(     
①提高运输效率   ②增加运输方式多样性   ③加强城际联系
④促进城市群互动发展   ⑤各城市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④D.①④⑤
3.下列有利于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措施是(     
①完善城市等级体系   ②加快城际交通的建设   ③大力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
④促进产业向核心城市集聚   ⑤建立生态环境治理补偿机制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②⑤D.②④⑤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俄罗斯拥有生产小麦得天独厚的优势,小麦主产区主要位于其国土南部。黑海沿岸小麦每年8至11月开始播种,次年7至8月份开始收获。而同纬度的我国东北地区则是每年3月至4月播种,7至8月中旬收获。有专家认为,全球变暖的加剧将使俄罗斯变成一个粮食生产大国。

材料二   下图为俄罗斯小麦集中产区分布示意图。


(1)结合俄罗斯地理位置,分析俄罗斯小麦集中产区空间分布特征的成因。
(2)与我国东北小麦种植区相比,指出俄罗斯黑海沿岸小麦生产特征(作物类型、生长周期等)差异,并简析原因。
(3)说明全球气候变暖对俄罗斯种植业的积极影响。
2024-02-27更新 | 257次组卷 | 4卷引用:3.4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学案)-【帮课堂】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学与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4 . 我国江南地区有丰富的黏土,在园林、古镇及民宿庭院中常见到黏土烧制的青瓦房(左图)及用青瓦竖立铺设的地面(右图),建筑风貌多采用“借天不借地,天平地不平”(顺应地势地貌,依山就势、层次而上)的手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江南地区路面多选择用青瓦竖立铺设的主要原因是(     
A.减少地表积水B.减少地表孔隙C.坚固耐用美观D.保障地面平整度
2.对“借天不借地,天平地不平”的建筑手法解释正确的是(     
A.“借天不借地”尽量开拓下部空间B.“借天不借地”上部敞开收集雨水
C.“天平地不平”力求向上发展D.“天平地不平”尽量保持地面结构
2024-01-26更新 | 266次组卷 | 5卷引用:2.3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学案)-【上好课】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根据结构变化推测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
(1)第____产业比重下降,第____、第____产业比重上升,一般是由于区域工业化的发展推动____水平的提高。
(2)第____产业比重大幅度提高,第____、第____产业比重下降,一般是区域工业化高度发展引起的,在此发展模式下社会经济发展一般____平衡。
(3)第____产业比重大,其次是第____产业,第____产业比重小。该区域一般是城镇化水平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____的区域。
2024-01-22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化产品】3.2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预习自测 人教版选择(2019)选择性必修二

6 . 方言是语言的地方变体,是语言在时间和空间共同作用下的产物。下图示意广东省方言区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广东省方言区的分布特征是(     
A.各方言区界限明确B.客家语范围大,占主导地位
C.按照自然特征划分D.粤语主要分布于中部和西部
2.客家语方言区内的许多中心城镇为粤语岛,这主要体现了省会城市的(     
A.文化辐射功能B.集聚作用C.产业带动功能D.交通枢纽作用
3.随着交通的日益便捷,人员交往的日益频繁,未来广东省(     
A.各方言迅速消亡B.方言岛数增多C.普通话更加普及D.方言被粤语取代
2024-01-15更新 | 136次组卷 | 3卷引用:2.3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学案)-【上好课】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7 . 下图为我国2000年耕地粮食生产关系图。横轴表示耕地的累计百分比,纵轴表示粮食产量的累计百分比。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信息表明,2000年我国耕地、粮食生产状况是(     
A.高产田比重低,中低产田比重高B.耕地主要分布在地势第三阶梯
C.粮食生产与耕地分布高度一致D.耕地分布集中,粮食生产分散
2.我国耕地与粮食生产形成图示曲线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和城市地区分布不均B.各地对粮食生产重视程度不同
C.水土匹配较差的区域面积广D.不同地区作物类型差异较大
3.我国水资源和耕地分布的特点是(     
A.南方地多水少B.南方地少水多
C.北方地多水多D.北方地少水少

8 . 如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假如图示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在Ⅰ阶段时期,其自然特征不正确的是(     
A.沼泽广布B.地势平坦C.水热充足D.土质疏松
2.关于该地区Ⅰ阶段到Ⅲ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②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③该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④农业生产产值下降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3.影响该地区Ⅲ阶段到Ⅳ阶段农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①政策②交通运输③劳动力④市场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9 . 一般经济理论认为,一个地区资源越丰富,其经济发展速度应该越快。但是,大量实证研究表明,由于经济发展过分依赖资源,使资源富集区域出现了产业结构扭曲、资源环境状况恶化等问题。有学者将此悖论总结为资源诅咒假说。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煤炭已探明储量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属于资源诅咒高危区,下图为我国能源资源诅咒分区示意图。



1.资源诅咒高危区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为(     
A.陕、内蒙古、滇B.豫、皖、黔C.晋、内蒙古、黔D.晋、豫、渝
2.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     
A.上海可从山西大量引进煤炭,带动山西经济更快发展
B.青海省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力求建立完整工业体系
C.山西省应以煤炭资源为基础,谋求经济结构多元发展
D.广东将钢铁工业向贵州转移,促进贵州产业结构升级

10 .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读图完成小题。



1.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     
A.以行政区划为指标B.利用综合指标C.利用单一指标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
2.图中甲、乙、丙三地最主要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B.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
C.酸雨、水土流失、赤潮D.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
3.下列项目中,位于中部地带的是(     
A.西气东输工程B.三峡工程C.沿海防护林体系D.青藏铁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