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理信息系统(GIS)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8 道试题
1 . 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艰苦奋斗、伟大创造的典范,是中国水利工程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工程主要有三大效益,即防洪、发电和航运。

三峡库区是指因三峡工程而淹没部分区域且有移民任务的20个县(市),其中重庆市所辖范围被称为重庆库区,由于库区大量城镇搬迁,使得原本基础薄弱的产业体系严重受损。

三峡蓄水前,宜昌至重庆的行船一般只是1000吨级,单向年运输量只有1000万吨,万吨级船舶根本无法到达重庆,自2003年三峡船闸通航以来,累计过坝货运量突破3亿吨,超过蓄水前22年的货运量总和。如今重庆已经成为长江黄金水道枢纽。


      
(1)地质勘探是三峡工程建设的先行者,地理信息技术在此次地质勘探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通过图层叠加判断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地区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选择:A.遥感B.全球导航卫星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精密岩体变形监测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选择:A.遥感B.全球导航卫星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
(2)为配合三峡工程的建设,集中拆除了当地一些依山而建的吊脚楼房屋,影响该房屋建筑风格的主要因素为________。
A.气候B.地形C.植被D.土壤
(3)1993年,三峡百万移民工程正式实施,影响这种移民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
A.经济B.政治C.生态D.社会文化

   

2012年重庆库区三大产业发展现状

第一产业由于受大量居民迁移和牧业发展所需的环境影响,牧业所占比重大幅下降,依赖耕地资源的传统农业产值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60%以上。
第二产业轻工业、重工业总产值之比为28.6:71.4。产业多为劳动密集型的初级加工制造业和资源密集型的化工产业。
第三产业以商品零售为代表的传统服务业比重占第三产业总产值64.2%。
(4)阅读材料,结合重庆库区的产业现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当地的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5)试分析宜昌至重庆段航运条件的变化对重庆市工业发展的影响。
2023-06-25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2年09月05日12时52分,在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北纬29.59度,东经102.08度)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6千米,成都、绵阳等地震感强烈。下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状况和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2022年1月,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火山喷发,喷出大量的火山灰和气体,到达30千米高空,形成气溶胶层,对局部气温造成一定的影响


(1)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地球内部三个圈层的____地震发生时会产生两种地震波,图中甲波表示____波(选填纵或横)。地震预警装置就是利用纵波和横波速度差,图中____波(选填甲或乙)先到达地面。图例中两个不连续界面名称分别为:A____界面,B____界面。
(2)到地震灾区的救援人员所携带的北斗用户机是一种____设备;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评估本次地震造成的房屋受损情况,需要用到____图层信息,发挥地理信息系统的____功能(单项选择,填写正确序号)
①信息接收②卫星星座系统③住宅④道路⑤导航⑥空间查询与分析
(3)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来自于图中____属于地球内部三个圈层的____
(4)震前准备是个人和家庭开展地震自救最为重要的一环。震前准备应包括什么?
(5)火山喷出大量的火山灰和气体会使得局部地区的昼夜温差____(变大或变小);从大气受热过程分析火山灰导致气温发生该变化的原因____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淮河流经我国中东部地区,全长约1000千米,是我国的重要地理分界线。淮河原本有独立的入海水道,但由于历史上黄河夺淮入海,使淮河失去了原来的入海水道,无数支流和湖泊淤浅,整个淮河水系遭到彻底破坏。

材料二   2018年公布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明确了淮河生态经济带的战略定位。淮河生态经济带涉及江苏省、山东省、安徽省、河南省等多个市县,规划面积24.3万平方千米,2017年末常住人口1.46亿,地区生产总值6.75万亿元。淮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棉粮基地。下左图为“淮河生态经济带范围图”,下右图为“淮河流域范围示意图”。


   
(1)简析历史上淮河流域多洪涝的自然原因。
(2)地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防洪减灾,如主要可以利用_______技术精确监测水位变化,主要利用________技术实时了解洪水淹没范围,主要利用_________技术设计人员紧急撤离的合理路径。
(3)水资源供需平衡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简述淮河生态经济带实现水资源供需平衡的主要措施。
2023-06-11更新 | 112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陆慕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卷
4 .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湖北省武汉市地处长江和汉江交汇处。2016年6月30日至7月6日,湖北武汉遭遇特大暴雨洪涝侵袭,累计降水量超过580毫米,刷新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周降水最高值。至7月11日,武汉有100多万人受灾,12万公顷农作物受损,8000多间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近40亿元。


(1)武汉此次洪涝灾害严重的主要原因:从天气气候看____;从水文因素看,该地位于____;从人口和经济水平看____
(2)一种自然灾害引发的灾害,会进一步引发其他灾害,从而形成灾害链条。根据提供的材料,完成洪涝的一条灾害链条。(每个空格只填1个代表正确答案)
备选项:①淹没农田②泥沙淤塞河道

A.____B.____
(3)地理信息技术在此次武汉防灾减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及时获取受灾面积信息,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____;为准确获取受灾人员的位置,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____;为设计最佳的防灾减灾方案,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____。(每个空格只填1个代表正确答案的数字序号)
①全球卫星导航系统②遥感技术③地理信息系统④数字地球
2023-06-10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智慧交通工程是通过科技和基础设施覆盖缩短社区距离,实现个性化的交通出行,从六个领域构建智能交通系统,即新兴科技、网络安全、完整出行、数据共享、自动驾驶和加速智能。旧金山湾区近年来人口不断增长,汽车数量爆发式增长。据悉,旧金山湾区已启动智慧交通工程,并大量使用GIS技术。下图示意旧金山湾区分布及陆上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1)说明水域分布对湾区内部陆上交通联系的不利影响。
(2)说明旧金山湾区启动智慧交通项目的必要性。
(3)简述旧金山湾区智慧交通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
(4)试指出GIS在旧金山湾区智慧交通建设与管理中的用途。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北京时间2021年5月2202时4分,青海省玛多县黄河乡发生里氏7.4级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有关部门提醒,此区域的地震常会诱发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河北省唐山市发生里氏7.8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图为玛多县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1)与唐山地震相比,玛多县在此次地震中灾情较轻的主要原因有:震源深度较_______,烈度较________:人口密度较_______等。
(2)推测图示区域的地震常诱发附近山体滑坡的理由。
(3)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评估本次地震造成的房屋受损情况,需要用到_______等图层信息,发挥地理信息系统的_______功能。(单项选择,分别填数字序号)
①住宅       ②道路       ③导航       ④空间查询与分析
(4)到地震灾区的救援人员所携带的北斗用户机是一种_______设备。(单项选择,填数字序号)
①信息接收       ②卫星星座系统       ③地面监控系统
(5)北斗用户机所起的作用是______
7 .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文明。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自西向东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等四大地貌单元,注入渤海。受季风气候影响,黄河径流量的年内分配很不均匀,每年7~10月份的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60%左右,而3~6月份径流量占全年的10%~20%。

材料2   渤海是我国经济鱼虾类的重要产卵场和索饵育肥场,素有“鱼虾摇篮”的美誉。近年来,随着环渤海地区工农业的发展和人口的激增,渤海海域赤潮发生的频次逐年上升。



(1)黄河不同河段由于流水作用差异明显,塑造了不同的地貌形态。图中甲河段流水的_________作用强烈,多发育_________地貌;乙河段流水的_________作用占主导地位,往往形成_________地貌。
(2)在不同发展阶段,黄河河谷呈现不同的形态特征。右图为“黄河某河段河谷剖面”示意图,请在图中标出:河床、河漫滩、河流阶地。

(3)黄河中游流经世界上最为典型的_________地貌发育区,该地貌景观的特征是_________。下列四幅图中,示意该地貌景观的是_________
A        B
C        D
(4)古人曾发出“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的感叹。此诗句所体现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循环,体现“黄河水西归”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_____
(5)入海径流会影响海水的盐度分布。据图,说明黄河径流对其入海口附近海域盐度变化带来的影响。
(6)环渤海地区为了解赤潮发生范围,检测部门可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全球定位系统B.地理信息系统C.北斗卫星导航系统D.遥感
(7)据材料2,推测环渤海地区为防止赤潮的发生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
2023-04-23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县地处平原,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下图示意其县城区土地利用状况。

(1)说出丙功能区的名称及分布特征。
(2)甲功能区有向市区外缘迁移的趋势,简述其原因。
(3)简述客货运总站布局的合理性。
(4)说出地理信息系统在该县城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2023-04-18更新 | 120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新加坡着力建设“亲生物城市”,赋予不同层次的生态空间以不同的生态功能和使用功能,对现有的4处自然保护区进行严格的保护,并在其周边建立自然公园作为居民休闲的主要空间,同时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规划、建成约170千米的自然道路(种植有特定乔木、灌木和草类)将各生态空间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以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和其他绿地为主的城市生态安全体系。下图示意新加坡部分生态空间及自然道路的分布。



(1)简述新加坡在自然保护区周边建立的自然公园应具备的生态功能和使用功能。
(2)说明自然道路在新加坡城市生态安全体系中所起的作用,并指出规划这些自然道路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
(3)结合新加坡“亲生物城市”建设经验,阐述你的两点感受。
10 .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疏勒河(图1),干流全长670千米,流域总面积17万平方千米。2004年,为加强疏勒河流域的水资源管理和灌区管理工作,甘肃省政府成立了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局,对流域水资源实行统一规划、调度、管理,对下游河道进行综合治理,在全流域范围内节约、保护水资源。从2016年开始,疏勒河径流向西推进了约200千米。图2为疏勒河三个水文站不同年代径流量距平图。



(1)描述疏勒河的主要特征。
(2)简述疏勒河径流向西推进的原因。

2022年水利部提出数字孪生流域建设,用“智慧脑”和“千里眼”守护河流安澜。目前疏勒河干流、支流的河道、岸坡等处的监测传感设备,能实时感知河流的动态。流域信息化管控平台,覆盖多个监测点、多套测控一体化闸门和28处雷达水位监测点,实现了从水库源头到末级渠系水情信息的实时监测和记录。数字孪生流域的建设,为疏勒河流域的现代化管理插上了“数字翅膀”。


(3)说出数字李生疏勒河流域建设中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任选其一举例说明其作用。
2023-03-31更新 | 698次组卷 | 7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综合练习(一)地理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