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下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1)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
(2)分析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结果。
(3)说明“小老头树”现象对于生态建设的启示。
2018-06-14更新 | 6657次组卷 | 5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 . 我国某山区因受人为干扰,形成水土流失。为治理该环境问题,当地采用人工种植油松和混交林的方式造林育林。下表为不同土地覆被下单位面积水土流失状况的观测数据。据此, 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降水强度大B.种植混交林C.种植油松D.开垦坡地
2.相同降水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是
A.混交林地 坡耕地 油松幼林地B.坡耕地 油松幼林地 混交林地
C.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D.油松幼林地 混交林地 坡耕地
3.据表可知
A.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B.开垦坡耕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C.植树造林的生态效益优于自然恢复植被D.油松幼林地的地下根系固土能力强
2017-12-09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测评(期中)地理试题
3 . 如图所示省区是我国著名的能源基地,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制约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       
A.水土流失、生态脆弱B.气候变暖、酸雨危害
C.洪涝灾害、台风危害D.地表崎岖、土层较薄
2.有关山西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山西省有发展电解铝工业的资源条件和能源条件
B.黄土高原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是提高煤炭销售价格
C.山西省逐步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D.煤炭工业是山西省目前经济的核心部门
2017-12-08更新 | 64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榆社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4 . “地坑院”是古代人们的一种穴居建筑,至今仍有留存。地坑院就是在平坦的土地上向下挖6~7米深,长12~15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土坑做为院子,然后在坑的四壁挖10~14个窑洞,工程量约二千个土方左右,一个人来干要花三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地坑院与地面的四周砌一圈青砖青瓦房檐,用来排雨水,房檐上砌30~50厘米高的栏马墙(也称女儿墙)。在陕西的关中平原上,有不少“地坑院”分布。如今,“穴居”地坑院的人已日见稀少,废弃的窑院或填没,或塌陷,难觅往日风貌。读关中平原“地坑院”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中平原开坑窑洞被迫向下深挖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A.土层深厚B.土质疏松C.地形平坦D.水资源短缺
2.“地坑院”四周修建栏马墙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A.防止地面雨水灌入院内B.防止人们跌入院内
C.使地坑院美观协调D.阻挡风沙、雨雪
3.目前,“地坑院”最经济的保护方式是
A.发展旅游业B.居民全部外迁C.建立自然保护区D.进行现代化改建
2017-11-28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安康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5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
①黄土土质疏松②黄土高原地区夏季多暴雨③黄土高原多地质灾害④森林破坏严重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6 . 湖南省是我国水土流失较严重的省区之一,结合湖南省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湖南省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包括
①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②全年降水丰沛③土质疏松,多黄土 ④不合理的开垦与砍伐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图中甲湖泊周边地区耕地不足,人地矛盾尖锐。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该湖泊周边地区应
A.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B.发展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加工工业
C.利用水运,发展钢铁工业D.修建电站,开发水能资源
11-12高二下·山西·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一个坡面在顺坡方向降水、入渗强度、坡面质地一致的情况下,不同坡段侵蚀量也不相同,下图表示侵蚀量在坡面上的变化。读图回答下题。

1.由图可知坡面哪个坡段侵蚀最严重( )
A.坡顶B.坡面中段C.坡麓D.沟底
2.从图中信息所示角度考虑,黄土高原小流域治理最重要的措施是( )
A.保塬,平整土地
B.护坡,封坡育林种草
C.固沟,沟底轮作套种
D.宣传,建立预警机制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风蚀荒漠化是一种全球范围内的环境问题。风可将表层肥沃的土壤带走,进而导致土壤肥力降低、农作物减产。进入大气的尘土还会形成大气污染,影响生产生活。左图为美国农田风蚀危害严重区分布示意图,右图为甲区域各月风蚀危害强度变化图。


(1)说出图中甲区域风蚀危害集中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2)从下垫面热力性质差异的角度,说明乙区域风力强盛的原因。
(3)建设防护林是防治风蚀荒漠化的一种有效措施,试分析其防治风蚀危害的机理。
13-14高二上·山西忻州·期末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为“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图”,读图回答题。

1.图中序号表示的内容,正确的是
A.①地表起伏大,②地表侵蚀,③植被覆盖差
B.①植被覆盖差,②地表起伏大,③地表侵蚀
C.①地表起伏大,②植被覆盖差,③地表侵蚀
D.①地表侵蚀,②地表起伏大,③植被覆盖差
2.水土流失会加剧河流中下游的洪涝灾害,原因是
A.地表起伏增大,水流速度加快B.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沉积,河床抬升
C.土壤质地变差,粮食产量减少D.植被覆盖率降低,保护地面能力下降
2016-11-27更新 | 290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下图示意我国地理位置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
A.甲B.乙
C.丙D.丁
2.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
A.甲地区植被退化B.乙地区沙化
C.丙地区荒漠化D.丁地区植被改善
2016-11-26更新 | 446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西省平遥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