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为探究人类破坏植被对诱发水土流失的影响,某地理实验小组以某地的3个坡度为27.5°的草地坡面为研究对象,进行3种不同流量(总放水量均为200L)的模拟冲刷试验。3个坡面为:(1)强干扰模式:移除植被地上地下部分,平整坡面;(2)半干扰模式:移除植被地上部分;(3)未干扰模式:保留原生地表。强干扰模式由于开挖植物根系,土质松散,富含砾石。读“不同流量产流时间表”和“不同流量不同模式坡面累计产流特征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不同流量产流时间表单位:min

干扰模式

6L/min

9L/min

12L/min

平均时间

强干扰模式

35.00

17.60

8.40

20.33

半干扰模式

4.40

6.25

5.00

5.22

未干扰模式

8.00

7.68

7.17

7.62

不同流量不同模式坡面累计产流特征表

放水流量

(L·min-1

累计产流量/L

强干扰模式

半干扰模式

未干扰模式

12

179

104

120

9

140

82

53

6

48

40

31

1.据表可知,不同干扰模式坡面随流量变化产流时间的变化表现为(     
A.不同模式的径流量与产流时间均呈负相关
B.强干扰模式产流时间与流量变化不明显
C.半干扰模式产流时间均短于未干扰模式
D.半干扰模式产流时间与流量变化关联最小
2.同径流量下强干扰模式的产流时间最长,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A.植被B.土壤C.地形D.气候
3.通过模拟冲刷试验对比可知(     
A.强干扰模式产流时间最长,对水土流失的诱发程度最低
B.半干扰模式产流时间最短,对水土流失的诱发程度最高
C.强干扰模式累计产流量最大,对水土流失诱发程度最高
D.随流量增加,半干扰模式累计产流量小于未干扰模式
2024-06-03更新 | 137次组卷 | 4卷引用:高考押题卷一(河北卷适用)-【名校之道】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阶段性模拟仿真冲刺卷(河北专用)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2 . 黄土碟是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圆形或椭圆形洼地,其深度一般在2~3米,直径约为10米。黄土碟是由于地表水下渗并浸湿了黄土层,在重力作用下,导致地面下沉凹陷而成,是陷穴冲沟发育的一个标志。下图为一处黄土碟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黄土碟多位于黄土高原(     
①沟谷沟尾的下方②沟谷沟头的上方③南部地区④北部地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黄土碟形状呈椭圆形,可能是因为其分布地区(     
A.土层浅薄B.土质结实C.地势低洼D.地面微斜
3.在黄土碟分布较多的地区进行工程建设时,应特别注意(     
A.增建拦土大坝B.远离沟谷坡底C.防止水流渗入D.增加植被覆盖
2024-04-21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高三复习质量检测二模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3 . 黄土碟是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圆形或椭圆形洼地,其深度一般在2~3米,直径约为10米。黄土碟是由于地表水下渗并浸湿了黄土层,在重力作用下,导致地面下沉凹陷而成,是陷穴冲沟发育的一个标志。下图为一处黄土碟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黄土碟多位于黄土高原(     
①沟谷沟尾的下方②沟谷沟头的上方③南部地区④北部地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黄土碟形状呈椭圆形,可能是因为其分布地区(     
A.土层浅薄B.土质结实C.地势低洼D.地面微斜
3.在黄土碟分布较多的地区进行工程建设时,应特别注意(     
A.增建拦土大坝B.远离沟谷坡底C.防止水流渗入D.增加植被覆盖
2024-04-17更新 | 19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4 . 植被绿度线是确定植被与非植被显著变化的分界线,黄土高原是典型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也是植被绿度变化的热点地区。2000年后黄土高原植被绿度显著增加,平均增速是2000年前的3~4倍。下图为1960—2020年黄土高原降水(a)和温度(b)的变化趋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黄土高原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趋势,推测黄土高原植被绿度线向(     
A.东南移动B.东北移动
C.西南移动D.西北移动
2.与黄土高原植被绿度线变化相关的是(     
①降雨量增加,促进植被的生长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
③温度升高促使植物生长期延长④盐碱化问题减轻,土壤肥力提升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4-03-22更新 | 385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沧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下学期3月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数千万年前的板块运动致使青藏高原隆升,亚洲内陆地区变得干旱,形成了大面积的沙漠。这些沙漠的沙尘经过长途跋涉最终形成了地球上黄土分布最集中的黄土高原。如今的黄土高原虽然沟壑纵横,但已梯田成片,生态得到改善。如图示意黄土高原梯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黄土高原成因最为接近的地貌是(     
A.灌丛沙丘B.风蚀蘑菇C.冲积平原D.水上雅丹
2.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是因为(     
A.流水冲积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风力堆积作用
3.黄土高原修筑梯田最应注意(     
A.防御地震与滑坡等灾害B.始终与等高线保持垂直
C.不可在高海拔地区修建D.把保护生态放在第一位

6 . 位于黄土高原腹地的高西沟村,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样板。下图为高西沟村治理前的景观对比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1.高西沟村治理前地表(     
A.沟壑纵横B.起伏和缓C.平坦开阔D.山高谷深
2.若高西沟村生态治理模式在黄土高原大规模推广,会导致黄河(     
A.流域降水量增加B.三角洲面积增速减慢
C.入海口泥沙增多D.入海口无机盐类增多

7 . 陕西省某小流域自1953年开始建设淤地坝,经过多年的改造、调整和完善,形成了完备的淤地坝体系,现有不同类型的淤地坝数十座(下图)。该流域的农田建坝前以坡耕地、梯田为主,单位面积产量低,特别是坡耕地基本靠天吃饭。淤地坝建成后,部分坝地开垦为高产农田,增加的坝地农田,促进了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措施的推行,在提高当地经济效益的同时,还改善了当地的生态条件。完成下面小题。



1.和坡耕地相比,该流域坝地成为高产田的主要原因有(     
A.土层深厚,土壤肥沃B.坡度和缓,耕作便利
C.坡向朝阳,光照充足D.地形闭塞,风灾较少
2.该流域淤地坝体系的形成,可以使当地(     
A.降水量增加B.水污染减轻C.沟道坡面滑坡减少D.涵养水源能力增强

8 . 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下图示意黄土高原西北部某区域,该区域有1700多个行政村,其中85%以上的村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有关,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很多村名带有“河”“柳”字样,与其相关的自然要素分别是(     
A.水文、植被B.地貌、水文C.植被、地貌D.水文、地貌
2.近些年、甲地区大部分带有“河”“沟”“湾”等字样的村名已与实际不符。表明甲地区(     
A.风俗习惯改变B.自然环境变化较大C.人口迁徙频繁D.土地利用结构稳定
3.图示区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地面下沉B.土壤酸化C.土地石漠化D.水土流失
2024-01-06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地理试题

9 . 黑沟支沟是一条规模巨大、物源丰富的泥石流沟。黑沟支沟沟口的天然生物谷坊由多排密种速生植物组成,起到了拦蓄泥沙、减轻势能的作用,沿垂直水流方向横向分布。在2005年泥石流暴发后,树木遭受了较大规模的破坏,但是谷坊比较成功地发挥了作用,有效地控制了泥石流堆积物规模。下图示意天然生物谷坊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黑沟支沟大致流向为(     
A.自东南向西北B.自东北向西南C.自西北向东南D.自西南向东北
2.与传统拦截工程相比,天然生物谷坊(     
①拦截泥石流能力更强     ②对生态破坏较小     ③投入成本较小     ④不需要后期修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2-05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元谋干热河谷是金沙江干热河谷的典型区域,旱坡地是该区域主要的土地类型,其中未开垦荒坡地占土地面积的56%,植被难以生长,裸露地貌较多,水土流失严重。元谋县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发展光伏特色产业。下图为坡改梯光伏组件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元谋县发展光伏产业的最大优势是(     
A.荒坡地多地价低B.植被覆盖率高,环境优良
C.晴天多,太阳辐射强D.常规能源不足,需求大
2.元谋县坡改梯的主要作用是(     
①减少水土流失②提高土壤有机质③提高机械化水平④方便光伏设施布置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3-10-31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卓越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摸底测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