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1 . 黄土碟是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圆形或椭圆形洼地,其深度一般在2~3米,直径约为10米。黄土碟是由于地表水下渗并浸湿了黄土层,在重力作用下,导致地面下沉凹陷而成,是陷穴冲沟发育的一个标志。下图为一处黄土碟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黄土碟多位于黄土高原(     
①沟谷沟尾的下方②沟谷沟头的上方③南部地区④北部地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黄土碟形状呈椭圆形,可能是因为其分布地区(     
A.土层浅薄B.土质结实C.地势低洼D.地面微斜
3.在黄土碟分布较多的地区进行工程建设时,应特别注意(     
A.增建拦土大坝B.远离沟谷坡底C.防止水流渗入D.增加植被覆盖
2024-04-17更新 | 197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五月高考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2 . 土壤有机碳流失主要是以泥沙为流失载体,其从农田到水体的迁移受土壤侵蚀过程影响。土壤侵蚀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受较多因素影响。广西红壤区典型的水源地——那辣小流域的甘蔗区(坡耕地)土壤有机碳流失问题严重。下图示意2021426日至1016日该流域不同降雨事件影响下甘蔗区泥沙有机碳入河负荷量的时空变化(即进入河流的污染物负荷量在不同时间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流域甘蔗区泥沙有机碳入河负荷量最小值出现在甘蔗的(     
A.苗期B.伸长期C.分蘖期D.成熟期
2.甘蔗区泥沙有机碳浓度在苗期高于其他生长期的原因是(     
A.降水频率高B.植被覆盖度高
C.土壤重量大D.人类活动干扰
3.为了降低流域内土壤有机碳的流失,该流域需要(     
①降低土壤重量②提高植被覆盖率③加快河流流速④调控甘蔗生长期施肥的时间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4-03-02更新 | 27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明日之星高考地理精英模拟卷【湖北版】

3 . 顶冠峰是武汉市主城区最高峰,1974年建设采石场和石灰厂,山体破坏严重,是全市“创面”最大的山体之一。2019年顶冠峰生态修复工程启动,2022年山体修复完工,启动山体覆绿工程。左图和右图分别为修复前后的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修复后的矿山,主要利用方向最可能是(     
A.农业种植B.生态游园C.地产开发D.科研基地
2.山体复绿过程中选择的植被最可能具备的特征是(     
A.耐旱,耐贫瘠B.耐旱,耐盐碱C.耐涝,耐低温D.耐涝,喜阳光
3.顶冠峰修复后,会使(     
A.物种丰度增加,径流汇水加快B.地面辐射增强,气温日较差增大
C.地表径流减少,坡面侵蚀减弱D.降水大幅增加,区域小气候改变

4 .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区域之一。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进行水土保持工作,是治理水土流失的关键。在生物措施、耕作措施和工程措施的综合作用下,经过几十年的治理,林草覆盖率不断提高,黄土高原沟壑区农、林、牧业得到全面发展。图左示意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等高线分布,图右示意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之一的鱼鳞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b、c、d四处因地制宜采取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地—塬面—植树种草B.b地—坡面—修筑梯田
C.c地—坡面—平整土地D.d地—沟道—打坝淤地
2.鱼鳞坑的主要作用是(     
①拦截坡面径流,沉淀泥沙
②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弱风力
③增加水域面积,发展渔业
④利于植物成活,植树造林
A.①④B.②④C.③④D.①③
3.关于图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行轮荒耕作制度,提高土壤肥力B.通过固沟、护坡、保塬工程,根治水土流失
C.以水土保持为中心,综合开发利用水土资源D.充分利用沟底谷地,扩大耕作业规模
2023-07-06更新 | 237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合调研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凤堰古梯田位于陕西省南部凤凰山南麓,有四条溪水日夜不息自流灌溉。修筑于清朝乾隆年间,到今天仍在发挥着它的功能并不断发展。在修筑的初期,梯田常出现前一天灌满水,第二天就干涸的情形。后来当地农民通过夯实底土的方式,解决了这一困境。该梯田现为我国北方省份面积最大的古水稻梯田,已成为旅游胜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早期梯田不易储水的自然原因可能是(     
A.气候干燥,蒸发快B.地表起伏大,排水快
C.土质疏松,下渗快D.作物长势好,耗水快
2.修筑梯田对当地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改善水源条件B.提高农民收入
C.美化居住环境D.减少水土流失

6 . 土壤干层是指位于多年平均降雨入渗深度以下,因地表植被过度消耗深层土壤储水导致水分失衡,使土壤含水量长期稳定在6%以下,我们把这一土层称为土壤干层。根据调查,黄土高原人工林草地土壤干层分布范围相当广泛,是一种常见现象。以刺槐为例,下图是黄黄土高原刺槐林地雨季后(11月份)土壤水分状况纵断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土壤干层形成除了与降水有直接关系外,还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A.挖鱼鳞坑B.修建反坡梯田C.海拔较高D.土质疏松
2.由上图中可见,降水对土壤水分补偿特点总体表现为(     
A.南多北少,上多下少B.北多南少,上多下少
C.南多北少,下多上少D.北多南少,下多上少
3.结合图文材料判断,土壤干层首先出现在(     
A.淳化至黄陵之间B.黄陵至富县之间C.富县至延长之间D.延长至清涧之间

7 . 在山城重庆,为应对山地丘陵地貌及春旱夏涝的降雨特征,人们创造性地发展了四季囤水的囤水田、冬季囤水的冬水田、夏季排洪的冲冲田等梯田水利技术,改变了曾经靠天吃饭的局面,并在低山丘陵地区形成了林高——田低——居陡的居住模式。下图示意当地的梯田和居住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冬水田的主要功能是(     
A.减轻霜冻B.保障春耕C.保持水土D.减少病虫害
2.推测低山丘陵区冲冲田多见于(     
A.陡坡山脊B.陡坡山谷C.缓坡山脊D.缓坡山谷
3.低山丘陵区林高田低居陡的居住模式主要是为了(     
①躲避洪涝灾害②保障耕地面积③保护生态环境④增加旱季水源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8 . 表为我国珠江、闽江、淮河、黄河的2012-2021近10年平均径流量和输沙量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河流近10年平均径流量/亿立方米汛期月份近10年输沙量/万吨
258.96-9383
31354-92430
314.67-1018300
597.84-9211
1.表中河流为淮河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乙河平均年输沙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A.受台风影响,降水量大B.流域内的植被覆盖率低
C.径流量大,搬运能力强D.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破坏
3.丙河流中游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漠化B.土地盐碱化C.全球气候变暖D.水土流失

9 . 黄土高原某小流域采用草地、灌木、林地三种植被对流域内部分地区进行生态恢复。研究表明,植被恢复方式能显著影响土壤水分含量和有机质含量。左图示意不同植被恢复方式0~3m土壤含水量、右图示意不同植被恢复方式0~1m土壤有机质含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草地、灌木、林地相比,农田土壤含水量最高是由于其(     
A.平坦地形水分下渗较多B.缺少植物冠层截留
C.农作物主要消耗浅层水D.涵养水源能力较强
2.不同植被恢复方式0~1m土壤含水量与有机质含量的关系及原因是(     
A.正相关,乔灌植被消耗水分及生物残体多
B.负相关,乔灌植被消耗水分及生物残体多
C.正相关,土壤含水量低制约植物根系生长
D.负相关,土壤含水量低制约植物根系生长
3.为平衡土壤水分和有机质含量,有利于生态恢复的措施为(     
A.栽种灌木植被B.撂荒草地C.合理配置植被D.修建梯田

10 . “石堰梯田”是一种旱作农业生产系统,其石堰是由大小不一的山石垒起的梯田田埂。图为河北涉县王金庄村“石堰梯田”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石堰梯田”反映了当地(     
①山石较多②水资源丰富③土层浅薄④河网密布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与南方水田梯田相比,“石堰梯田”更有利于(     
A.防风固沙B.增加耕地C.保持水土D.减小坡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