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1 . 上坝村(31°N,111°E)位于湖北省种归县,海拔235米,雨季为4—10月,小麦—花生顺坡耕作是当地普遍采用的传统种植方式,水土流失严重。后来,该村在坡耕地内增设植物篱防治水土流失,由于长期的侵蚀和淤积,栽种植物篱的地方坡面微地形发生改变。下图示意上坝村植物篱分布形式,下表示意上坝村年内农事安排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月份123456789101112
农事安排田间管理收割小麦、播种花生田间管理收获花生、播种小麦田间管理

1.上坝村一年内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月份是(     
A.1月、2月、3月B.4月、7月、8月
C.5月、9月、10月D.6月、11月、12月
2.上坝村植物篱适宜选择的植物是(     
A.一年生草本植物B.杨树、落叶松等乔木
C.茎叶稀疏植物D.抗药性强、耐贫瘠的灌木
3.上坝村植物篱对坡面产生的影响是(     
①a处土壤肥力下降②a处土层增厚
③b处水土流失加剧④b处生物多样性增加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4-06-01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天一大联考高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2 . 南小河沟流域是黄土高原的典型沟壑区,该区域内植被多呈斑块状、有序地重复出现。近年来,由政府投资、补偿,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进行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地下窑洞是该地民居的一大特色,主要分布在黄土塬顶,从上往下挖成深坑做院落,四壁挖洞为居所。下图为该地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中信息推测地下窑洞最可能位于(     
A.甲B.乙C.丙D.丁
2.图中各地区治理措施对应最合理的是(     
A.甲—水平沟B.乙—淤地坝C.丙—鱼鳞坑D.丁—梯田
3.该区域植被呈斑块状、有序地重复出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B.土壤C.气温D.光照
2024-05-26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A
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3 . 定边机场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机场周边区域在各种外力作用下,土壤侵蚀严重,机场建设过程中对下垫面的扰动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土壤侵蚀,采用自然恢复加合理的人工干预能有效保护生态。下表示意定边机场飞行区和取土场土壤侵蚀的自然恢复效果预估。完成下面小题。

施工区域飞行区取土场
占地面积/公顷144.2533.75
施工时间/2.52
预估土壤侵蚀速度/(吨·千米-2·年-11456924225
2403119950
3349417100
4295614250
522589975
1.自然状态下,定边机场周边的土壤侵蚀中(     
A.风蚀在冬季最强B.流水侵蚀在夏季最强C.冻融在冬季最强D.温差风化在夏季最强
2.与飞行区相比,取土场土壤侵蚀总量大,主要因为(     
A.占地面积大B.施工时间长C.侵蚀强度大D.自然恢复慢
3.为缓解施工对该区域的土壤侵蚀,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跑道内布设排水沟②外围设立挡沙墙③开挖土方及时回填④营造高密度防风林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07更新 | 211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4 . 黄土高原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为了控制严重的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国家实施了植被恢复工程。刺槐作为植被恢复的一种主要造林树种,在黄土高原大面积种植。图示意黄土高原不同地区刺槐林平均土壤水分、固碳、植物多样性等生态系统服务随造林恢复年限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性主要取决于(     
A.土壤养分平衡B.植被种类多少C.土壤水分平衡D.土壤碳储量大小
2.保证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性的可行措施是(     
A.退耕还林B.间伐疏林C.灌溉保水D.施肥保肥
3.为保证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生态系统服务的可持续性,开始采取可行措施的时间最好不晚于“恢复年限”(     
A.第10-20年B.第20-30年C.第30-40年D.第40-50年
2024-03-15更新 | 572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一模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对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进行的生态建设工程,随着时间推移对区域水文—泥沙—植被时空演变呈现显著影响。实施生态建设工程后若长期疏于管理,会在坡面上形成水沙快速通道,形成新的冲一淤平衡(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进行生态建设工程的影响包括(     
①增加地表径流的流速   ②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加
③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   ④该区域降水增多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实施生态建设工程后若长期疏于管理,随着时间推移,其治理坡面平均沉积颗粒物(     
A.越来越小B.先减小后增大C.越来越大D.先增大后减小

6 . 20世纪80年代以来,南方红壤丘陵区营造和恢复了大面积的马尾松林,使森林覆盖率有了明显提高,但仍然存在着严重的林下水土流失。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人工营造马尾松林的地区,水土流失仍较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森林覆盖率低,水土保持能力弱B.马尾松生长慢,树冠遮蔽较差
C.马尾松属针叶,涵养水源能力差D.林下植被匮乏,生态结构简单
2.长期水土流失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是(     
A.土壤肥力降低B.土层变薄,农业减产
C.土壤沙化加剧D.阻塞河道,影响航运
2024-02-28更新 | 220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校际联合考试地理试题

7 . 山西省积极开展小流域治理工作,成效显著。淤地坝是该地区治理水土流失的一种工程措施。下图示意该省某小流域地形状况和淤地坝结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     
A.实行留茬少耕免耕制度,减轻风力侵蚀B.实施保塬护坡固沟工程,根治水土流失
C.充分利用沟底谷地,扩大耕作土地规模D.以水土保持为中心
2.图示小流域最适合打坝淤地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024-02-28更新 | 505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校际联合考试地理试题

8 . 黄土沟壑区由塬面、塬坡和沟谷组成,塬坡是位于沟沿线以上、塬边线以下的部分。图示意某小流域塬坡的形成与发育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1.随着塬坡发育(     
A.沟谷线增长B.塬面扩大C.沟沿线收缩D.塬边线收缩
2.黄土沟壑区治理的合理措施有(     
①塬面退耕还林还草②塬坡修建水平梯田③沟谷疏通防洪④沟谷打坝淤地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4-02-07更新 | 202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9 . 生态袋+喷混植生技术会很好的实现绿化护坡(下图)。喷混植生技术运用特制喷混机械将土壤、肥料、有机质、植物种子等混合干料加水后喷射到需防护的工程坡面上。生态袋是一种新型边坡绿化材料,在袋内填充混有植被种子的土壤,具有透水不透土的过滤功能。完成下面小题。

1.与传统混凝土工程护坡法相比,喷混植生技术最显著的优势是(     
A.成本低廉B.防治滑坡C.简单易行D.恢复植被
2.生态袋多采用黑色的主要目的(     
A.提高地温,保证种子发芽率B.降低反射率,保护生态环境
C.容易固定,降低施工难度D.保持水土,提高土壤肥力
3.南方地区边坡喷播完成后,需在上方覆盖无纺布,主要作用是(     
①加大昼夜温差②防止雨水冲刷③减少边坡表面水分的蒸发④增加水分下渗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4-02-07更新 | 195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10 .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其上游输沙量约占全河的8%,中游输沙量占全河的90%以上。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了其泥沙主要来源区的综合治理,通过修建黄河小浪底水库,拦截泥沙,放水冲沙,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对下游及河口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产生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黄河泥沙主要来源区的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①沉积泥沙             ②降低风速               ③固定表土               ④减少径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小浪底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     
A.洪水期持续放水B.枯水期持续放水
C.洪水期集中放水D.枯水期集中放水
3.小浪底水库的调水调沙可能使河流(     
A.河道摆动空间增大B.河口生物多样性增加
C.下游凌汛频率增加D.下游河床沉积物变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