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8 道试题
1 .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黄土高原地区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

材料二:黄土高原冲沟普遍发育,并且规模较大,长度可达数千米至数十千米,深度达数十米至百余米。图2为甲地地貌景观图(黄土塬为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

(1)描述图中区域太阳辐射分布规律,并分析乙地太阳辐射较丰富的原因。
(2)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的自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全年降水量大B.夏秋季节旱灾多发,春涝灾害明显,旱涝频发
C.植被破坏严重D.自然环境过渡性明显,生态环境复杂
(3)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4)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①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②地形破碎,耕地面积分散且增加
③下游河道淤积,易发生洪涝灾害④下游三角洲退化,盐碱化现象加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防治任务巨大。请针对甲地的黄土塬、坡和沟谷选择一个合理的治理方案。(单选题,每个选项只能选一次)
A建小水库拦蓄泥沙、打淤地坝等。
B平整土地,植树种草(植树造林),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C陡坡植树种草(植树造林),缓坡建水平梯田。
D修筑草方格沙障,化学改良法改良退化土壤。
黄土塬:____;黄土坡:____;沟谷:____

鱼鳞坑是黄土高原常用的生态整地方式,是在较陡的山坡上,有序挖掘半月形坑穴。这些坑穴呈品字形交错排列,状若鱼鳞,故称鱼鳞坑。鱼鳞坑具有一定的蓄水能力,再加上植树造林,可保土、保水、保肥。试从水循环的角度想一想,鱼鳞坑为什么能保土、保肥,保水?


(6)鱼鳞坑如何保土、保肥。
(7)植树造林如何保水。
2024-02-23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上海闵行田园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土高原常见的黄土地貌景观有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如下图1)。

材料二、鱼鳞坑是黄土高原地区陡坡地植树造林的整治工程。下图2为黄土高原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图3为鱼鳞坑示意图。


(1)识别图2中甲、乙、丙三处的黄土地貌景观,并说明判断依据。
甲:____;判断依据:顶部____,边缘____(填“陡峭”或“平缓”)。
乙:____;判断依据:地貌形态呈____状,等高线____(填“密集”或“稀疏”)。
丙:____;判断依据:地貌形态呈____状,顶部平缓,两侧____(填“陡峭”或“平缓”)。
(2)简析鱼鳞坑有利于植被成活的原因。
2024-02-0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地理试卷

3 . 自然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人地关系不协调导致的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下图“我国某地区地理要素关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叙述符合图中所示地区景观的是(     
A.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B.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D.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2.该区域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人口多,增长快B.不合理利用资源C.片面追求经济效益D.工业化快速发展
2024-02-05更新 | 200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十一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生态系统极为脆弱。自国家相继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禁牧等生态修复工程以来,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已由1999年的31.6%提高到2018年的63%,图2示意2000﹣2020年黄土高原不同植被类型蒸发量的变化。



(1)从气候角度,分析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极为脆弱的原因。
(2)指出植被覆盖度提高对黄土高原生态修复的主要作用。
(3)说明造林密度较大区的深层土壤已出现干层现象的原因。
(4)试为提高未来黄土高原生态修复效果提出合理建议。
2024-02-03更新 | 20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高级中学、南宁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地理试卷
5 . 如图表示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水土流失的面积,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大于1000万公顷的省级行政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疆面积较大,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小,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
(3)山西面积较小,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大,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人为方面:____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1为安徽省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根据地形特征将安徽省分为大别山区(A)、皖南山区(B)、中东部平原丘陵(C)和淮北平原(D)4个区域。图2为2011—2015年4—9月安徽省不同地形条件下短时强降水发生比例的月变化图。



(1)简析安徽省不同地形区特征对区域水土流失的影响。
(2)与皖南山区比,描述淮北平原短时强降水特点,并分析原因。
(3)从水循环角度,分析淮河安徽河段多洪灾的主要原因。
2024-01-29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百校调研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考试地理试题

7 . 位于黄河入海口处的黄河三角洲是世界上面积增长速度最快的三角洲,形成三角洲的泥沙多来自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科学研究证实黄土高原上覆盖的黄土来自我国西北及蒙古、中亚等戈壁沙漠地区,其主要地质作用是(     
A.地壳抬升B.地壳下降C.流水作用D.风力作用
2.黄河三角洲面积的扩大得益于(     
A.流水作用B.风力作用C.冰川作用D.海浪作用
3.能够减缓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的人类活动是(     
①大规模修建梯田②陡坡建鱼鳞坑③开山挖沙取石④退耕还林还草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
2024-01-24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育英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鱼鳞坑是黄土高原常用的生态整地模式之一,鱼鳞坑是在较陡的山坡上有序挖掘状若鱼鳞的半月形坑穴,并在坑内栽种植被,可起到保土、保水、保肥的作用。近年来,随着黄土高原鱼鳞坑等生态整治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科学家发现黄河三角洲的范围有所缩小,一部分海岸线向内陆退缩。图为鱼鳞坑景观图。



(1)说明鱼鳞坑有利于植被生长的原因。
(2)指出黄土高原生态整治工程对当地自然环境带来的有利影响。
(3)说明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与黄河三角洲范围缩小的关联性。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东北低山丘陵区园土层深厚肥沃,成为当地的主要农产区,但高强度的农业垦殖和山地植被破坏导致该地区发育了众多的侵蚀沟(如图1所示)。研究发现,坡向对侵蚀沟发育强度影响较大。图2为东北长白山中段(东北—西南走向)某地低山丘陵区不同坡向侵蚀沟密度分布示意图,该地有季节性冻土分布。



(1)根据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简述东北低山丘陵区侵蚀沟的发育过程。
(2)指出东北长白山中段低山丘陵区侵蚀沟密度分布状况,并推测形成东坡和南坡侵蚀沟密度状况的原因。
(3)说明东北低山丘陵区侵蚀沟发育对当地人类生产生活及自然环境的危害。
2024-01-19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江淮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探寻黄河流域土地生态质量的空间分异特点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可为未来流域生态保护及治理工作的着力方向提供参考,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发现黄河流域东南部土地生态质量始终好于西北部。下图为2000~2020年黄河流域各级土地生态质量面积占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00~2020年黄河流域土地生态质量(     
A.较高,但逐渐变差B.较高,且不断改善
C.较低,但不断改善D.较低,且逐渐变差
2.影响黄河流域东南部土地生态质量好于西北部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B.光照C.气候D.植被
2024-01-1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名校(新未来)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