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消落带是指水库季节性涨落使周边被淹没土地周期性出露于水面的一段特殊区域。三峡水库以防洪为首要目的,有涨落幅度达30m的消落带。随着江水常年冲刷,消落带区域出现土地荒芜、水土流失等问题。近年来,湖北省宜昌市采取措施对三峡库区消落带进行全域复绿。下图示意三峡库区消落带。完成下面小题。

1.三峡库区消落带出露面积最大的时期是(     
A.春末夏初B.夏末秋初C.秋末冬初D.冬末春初
2.消落带复绿对三峡水库的生态作用有(     
①彻底解决水土流失和岸体崩塌②维持沿岸生态系统的静态平衡
③可以拦截和净化陆域集水区面源污染物④减弱库岸径流和水库波浪对库岸的冲刷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昨日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2 . 三峡库区西起重庆江津, 东至湖北宜昌, 占地面积约 5.78万km2 , 人口密度达220人/km2 ,水土流失严重。下图示意三峡库区地理位置及坡度分布(颜色越深,表示坡度越大)。三峡库区是我国坡耕地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区内坡耕地占耕地总面积一半以上。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三峡库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水资源的利用不合理B.坡地开垦严重
C.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D.城市过度扩张
2.为减轻水土流失,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 三峡库区可以(     
A.大面积的撂荒B.改善库区的水环境
C.进行生态移民D.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7日内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金沙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加快建设四好农村路(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道路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乡村地区的道路状况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日前,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公布了四好农村路”2023年省级示范县(市、区)的名单,杭州市萧山区等46个县(市、区)在列。乡村山区道路是农村公路网的毛细管,也是建设美好宜居家园的重要体现。图示意浙江省某地山区未硬化道路。

(1)图中山区道路每年6~7月侵蚀严重,试分析原因。
(2)列举为减轻该地未硬化路面带来的侵蚀风险可采取的措施。
(3)简述建设“四好农村路”,推进乡村高质量发展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2024-03-31更新 | 197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08 产业与交通-【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地理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七省高考专用)

4 . 土壤水分是植被生长所需水分的直接来源,土壤水分不足已成为制约黄土高原地区生态恢复与植被重建的关键因素。在水土流失治理的初期,为恢复植被,有些地方选择了速生、高密、高产的外来物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土高原夏季暴雨发生时,补给土壤水分不足是因为(     
A.降雨量少B.蒸腾较强C.蒸发较强D.下渗较弱
2.黄土高原在水土流失治理的初期选择外来物种的主要原因是(     
A.提高治理速度B.降低治理成本C.改善土壤结构D.提高经济效益
2024-02-01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黄土高原的南小河沟曾经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经过几十年的综合治理,现在已经是塬面条田连片,沟坡林草茂密,沟底坝库相连,农林牧业得到全面发展,被誉为“黄河中游的一块翡翠”。下图为该小流域塬面附近综合治理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符合南小河沟综合治理措施的是(     
A.沟道—打坝建库B.塬面—植树种草
C.坡面—平整土地D.坡面—建草方格
2.该小流域进行沟头防护的主要目的是(     
A.拦截泥沙造田B.增加农业用水
C.减少雨水下渗D.防止溯源侵蚀
3.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黄河下游地区(     
A.地上河抬升速度变快B.旱涝灾害灾情减轻
C.三角洲面积增速变快D.水利工程效益降低
2024-01-26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6 . 安吉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天目山北麓,县内翠竹绵延,森林覆盖率达72%,大量中小型竹业、茶业等星罗棋布,构成安吉的特色产业。白茶生长容易遭受霜冻、伏旱、暴雨等气象灾害影响。如图为安吉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安吉县竹品、茶叶加工厂星罗棋布,布局分散的原因(     
①原料分布广②劳动力充足③小企业投资少④地价较便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茶农会在纯白茶园内套种香樟等阔叶树种,主要原因是(     
A.防风固沙,减少风沙影响B.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
C.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D.减轻“倒春寒”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