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夏季风强度指数是表示夏季风强弱的物理量,数值越大表示夏季风势力越强。下图为“第四纪以来黄土高原地区夏季风强度指数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年份中,我国最可能出现北涝南旱的是距今(     
A.250万年B.190万年C.100万年D.50万年
2.(接上题),可推测该时期(     
A.亚欧大陆与太平洋热力差异减弱B.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南移
C.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增强且西伸D.亚欧大陆冰盖南缘达50°N附近
3.160万年前黄土高原较现今(     
A.流水侵蚀强,水土流失重B.风力搬运多,黄土沉积厚
C.流水沉积多,沟滩发育好D.风力侵蚀强,地表起伏大
2024-04-18更新 | 224次组卷 | 2卷引用:地理(新七省高考通用卷03)-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2 . 土壤有机碳流失主要是以泥沙为流失载体,其从农田到水体的迁移受土壤侵蚀过程影响。土壤侵蚀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受较多因素影响。广西红壤区典型的水源地——那辣小流域的甘蔗区(坡耕地)土壤有机碳流失问题严重。下图示意2021426日至1016日该流域不同降雨事件影响下甘蔗区泥沙有机碳入河负荷量的时空变化(即进入河流的污染物负荷量在不同时间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流域甘蔗区泥沙有机碳入河负荷量最小值出现在甘蔗的(     
A.苗期B.伸长期C.分蘖期D.成熟期
2.甘蔗区泥沙有机碳浓度在苗期高于其他生长期的原因是(     
A.降水频率高B.植被覆盖度高
C.土壤重量大D.人类活动干扰
3.为了降低流域内土壤有机碳的流失,该流域需要(     
①降低土壤重量②提高植被覆盖率③加快河流流速④调控甘蔗生长期施肥的时间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4-03-02更新 | 273次组卷 | 5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联合调研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贵州是我国能源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煤炭资源储量位居我国第5位,年水电资源经济可开发量为752.42亿千瓦时,约占全国的5%。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贵州充分发挥有水有煤、水火互济的能源优势,成为“西电东送”的主要省份。

材料二:乌江为贵州省第一大河,流域内石灰岩岩层广布,是我国主要的mm)关系图,下表为流石漠化发生区。下图为乌江流域地形坡度与土壤厚度(域内不同地形年平均土壤侵蚀强度(吨/km2)。

年平均侵蚀量(吨/km2)
山地643.4
盆地丘陵190.6
沟谷163
(1)说明石漠化的自然原因并简析乌江流域地形坡度与土层厚度的对应关系。
(2)针对流域内不同地形,分别提出保护水土的具体措施。
(3)分析贵州省“西电东送”的区位优势。
(4)贵州省形成煤—电—煤化工、煤—电—有色金属冶炼、煤—电—建材等多种一体化经营模式,评价这样做的意义。

4 . 石漠化亦称石质荒漠化,是指因人类活动干扰、水土流失等原因而导致的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石漠化多发生在石灰岩地区,岩石大面积裸露类似荒漠化景观,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市石漠化土地面积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和我国石漠化严重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不符的是(     
A.降水量丰富B.喀斯特地貌广布
C.地表水渗漏严重D.土层发育深厚
2.导致该地区石漠化发生的人为原因有(     
①过度开垦荒地②围湖造田③乱砍滥伐④过度抽取地下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田间道路多为土质路面,在车辆及农机具行走碾压下,产生不同路面形态,在水流冲刷作用下,田间道路侵蚀强烈,切割严重,形成断路,制约农业发展。吉林省某村推广的新型保路技术,在路中开沟、码放砾石(称石坎),有效地抑制了流水对田间道路侵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路中开沟、码放砾石(称石坎),抑制流水对田间道路侵蚀,主要原理是(     
①集中水流   ②增强下渗   ③拦截泥沙   ④减缓流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每隔一段时间将石坎的砾石翻动一次,主要目的是保持石坎的(     
A.粗糙度B.坡度C.深度D.宽度
3.利用石坎技术改造过的田间道路表面,植被明显增加,主要原因是(     
A.近地面温度升高B.土壤稳定度增加C.地表径流量增加D.车辆和行人减少
2021-06-01更新 | 548次组卷 | 8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大成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