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保护(旧选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 道试题

1 . 生境又称栖息地,是指生物的个体、种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生态地理环境,它包括必需的生存条件和其他对生物起作用的生态因素。下图示意我国卧龙自然保护区内大熊猫潜在生境及居民点密度在两流域(寿溪、渔子溪)集水区等级上的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注:距离河源越远,距离河口、流域出口、干支流交汇处越近,集水区等级越高。
1.该图可以反映出(  )
A.流域集水区等级越高,流域内居民点密度越小
B.居民点密度越大,大熊猫潜在生境状况越好
C.两流域Ⅱ级集水区大熊猫潜在生境状况最差
D.两流域Ⅰ级集水区大熊猫潜在生境状况最好
2.为应对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潜在生境存在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加干支流沿岸城镇数量
B.提高城镇内部森林覆盖率
C.控制城镇沿河口向上游扩张
D.整体迁移干支流沿岸城镇
2017-10-26更新 | 205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树恩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2 . 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角马、蹬羚等食草野生动物在赛伦盖蒂和马赛马拉国家公园之间进行大迁徙。图a为该区域野生动物迁徙路线图。

材料二 图b为图a中甲山的自然带谱。

(1)归纳图a野生动物迁徙的时空变化特征,并解释其迁徙的原因。
(2)与低纬高山完整的垂直带谱相比,在海拔3 000~4 500米处甲山缺少了________带,试推测其主要原因。
(3)近年来,乙国日益重视野生动物的保护。简述该国对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意义。
2017-06-30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加练半小时-2018版高考地理(江苏专用)高频考点精讲3A 专题五高频考点29
3 . 互花米草是一种适应海滩潮间带生长的耐盐、耐淹植物。由于互花米草植株高密、根系发达,繁殖能力强,在海滩潮间带可以形成强固的草滩。20世纪90年代,崇明东滩引种互花米草。下图示意崇明岛位置。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崇明东滩引种互花米草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泥沙淤积B.形成沿海草滩
C.增加植株密度D.保护海岸滩地
2.引种后互花米草在东滩迅速扩张并成为优势植物,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互花米草根系发达B.东滩生长环境优越
C.东滩沙性土质肥沃D.互花米草植株高大
3.互花米草在东滩迅速扩张,给当地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
A.潮间带植被增加B.东滩面积不断扩大
C.生物多样性减少D.海浪侵蚀海滩减弱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下图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
(3)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
2016-12-13更新 | 2359次组卷 | 28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5 . 【环境保护】经国务院批准,2011年11月16日,我国第十一个国家级综合试验区“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立。下图为三江源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示河源地区生态脆弱,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2)对三江源地区来说,广布的湿地具有___________等生态价值。
(3)三江源地区珍贵的野生动物如藏羚羊种群数量大量减少甚至灭绝,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
(4)为遏制三江源地区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可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2016-12-12更新 | 6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冬虫夏草主要生长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其采挖时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每年采挖过程中大量草地被践踏和碾压,采挖结束后到处都是裸露的松散泥土和土坑。



简述大规模采挖冬虫夏草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2016-11-27更新 | 644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8届常州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7 . 据报道,长江三角洲刀鱼价格近年疯涨。渔民说,刀鱼以前一网还能打到10来条,近年能打到6、7条,今年究竟能打到多少不容乐观。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长江刀鱼越来越少的主要原因有
①生产及生活污水大量排入
②全球气候变暖,影响鱼类正常繁殖
③不合理捕捞对渔业资源的破坏
④酸雨危害,长江水酸化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下列有利于长江刀鱼可持续生存的措施有
①修建水库,减少洪涝灾害
②上中游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③发展科技,进行人工养殖
④规定禁渔期和禁渔区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16-11-26更新 | 273次组卷 | 4卷引用:2017届江苏省如皋中学高三地理选修班期中前训练十六(环境问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