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保护(旧选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92 道试题
1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在没有人类扰动的情况下,滇金丝猴主要生活在海拔4000m以上的森林生态系统中,食物以地衣类(松萝)为主。伴随着云南省经济发展的全力推进,当地大力发展林业经济,至1996年禁伐之前,伐木是这一时期当地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这导致滇金丝猴的“家域”遭到侵占,森林生境的破碎化使得滇金丝猴游走行为的连续性与持续性遭到破坏。为找寻食源,滇金丝猴群逐渐从海拔4000m以上区域迁移至海拔3000m以下的人类聚落密集区域,猴群数量也因此大幅减少。


指出滇金丝猴群迁移可能导致的问题,并提出对该种群的合理化保护建议。
2024-03-20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综试题-高中地理
2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我国引种桉树有130多年的历史,桉树在创造中国造林历史奇迹的同时,也因“抽水机”“抽肥机”等标签引起人们诟病。其中广西桉树以占全国不足2%的种植面积,贡献了全国30%以上的木材产量,连续17年稳坐“中国木材大王”的宝座。近年来,为获得更大经济效益,按农高密度种植桉树,导致林内生物多样性衰退。


(1)推测广西桉树稳坐“中国木材大王”的宝座的原因。
(2)分析高密度种植桉树导致生物多样性衰退的自然原因。
2024-03-1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地理
3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黄河铜鱼,俗称鸽子鱼,是半洄游性鱼类,喜欢栖息于河湾及底质多砾石、水流较缓慢的水体中。每年春季洄游至石质河床、水流较急的河段产卵、孵化。黄河铜鱼肉质细嫩鲜美,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较好的养殖前景。近年来,天然的黄河铜鱼种群现状极其濒危。

分析黄河铜鱼濒危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
4 . 【环境保护】

近一个世纪以来,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过度放牧的综合影响下,草原中草本植物盖度和多样性逐渐降低,而灌木和树木的盖度则迅速增加并逐渐取代草本植物成为优势物种,这一现象被称为草原灌丛化。草原灌丛化现象在干旱半干旱区广泛发生,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和功能。下图为灌丛化影响下生态系统中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的权衡示意图。

结合图文资料说出灌丛化对生态系统中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在灌丛化影响下草原生产功能变化的原因。
2024-02-29更新 | 12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巴中市高中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地理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潮沟是在沙泥质潮滩上由于潮流作用形成的冲沟。南流江是广西最大的独自入海河流,目前主要有4个入海口,河口处红树林区潮沟较为发育,是众多鱼类的理想栖息地。受环境影响,南流江河口处红树林潮沟鱼类物种多样性呈现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的特点。下图示意南流江河口的位置。



(1)说出南流江河口处潮沟发育的主要原因。
(2)说出南流江河口处红树林植被的特点。
(3)分析夏季南流江河口处红树林潮沟鱼类物种多样性最高的主要原因。
2024-02-06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6 . 【环境保护】

旗舰物种是指容易受到人们特别喜爱或关注的物种.它们对生态保护力量具有特殊的号召力和吸引力。202110月,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大熊猫主要栖息地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规划面积约2.7万平方千米,并将易危物种大熊猫作为该公园的旗舰物种。大熊猫国家公园作为重要的自然保护地。打通了13个大熊猫局域种群生态廊道,使得8000多种野生动植物受到大熊猫的伞护


简述大熊猫作为该公园旗舰物种的原因。
2024-01-18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渭南市高三一模地理试题
7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花斑裸鲤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和柴达木盆地的水系,每年6月份开始洄游产卵,为黄河源头附近的重要经济鱼类,肉质较好,但生长缓慢。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花斑裸鲤曾是扎陵湖、鄂陵湖中很常见的黄河土著鱼种,而在2004年这种鱼却陷入了巨大的生存危机,数量急剧减少,但池沼公鱼,虹鳟、高白鲑、大银鱼等外来鱼种的数量却增加。



分析近年来扎陵湖、鄂陵湖花斑裸鲤数量减少的原因。
2023·全国·模拟预测
8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从2023年5月16日12时起,我国海河、辽河、松花江流域,即华北东北三大流域开启为期两个半月的禁渔,这标志着今年我国四大海域、内陆七大重点流域全面进入休禁渔期。除休闲渔业、娱乐性垂钓外,在规定的禁渔区和禁渔期内,禁止所有捕捞作业。因渔业资源调查研究捕捞和养殖生产等需要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的规定,经省级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分析华北东北三大流域从5月16日12时起开启为期两个半月禁渔的原因并说明不禁止休闲渔业、娱乐性垂钓的原因。
2024-01-0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全国高考信息卷文综地理试题(01)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些动植物曾繁盛于某一地质历史时期,但在气候变化(特别是第四纪气候变化)后几乎绝迹,只有极少数退缩到有限适宜空间幸存下来,这些物种被称为子遗生物。我国的秦岭、高黎贡山因保存较多的子遗生物而成为著名的生物避难所,其中高黎贡山保存了更多子遗生物。高黎贡山位于横断山脉西部(如图),呈南北走向,最高峰海拔5128米,是一座低纬度、高海拔、窄长型的巨大山脉。山体跨越5个纬度,绵延约600千米。因其特殊的生态环境,高黎贡山成为第四纪冰期生物避难所,至今这里仍保存着众多濒危的物种,被誉为“世界物种基因库”。


   
(1)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
(2)与秦岭相比,分析高黎贡山保存了更多子遗生物的原因。
(3)有人认为,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的高黎贡山生态也极其脆弱。请列举这种说法的依据。
2023-10-05更新 | 34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东智校协作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马达加斯加岛曾经和印度大陆相连,大致位于40°S-50°S的沿海,当时岛上低地森林广布,生物多样性丰富,行动灵敏的狐猴在此繁衍生息。距今约8800万年前,受强烈的板块运动影响,马达加斯加岛与印度大陆分离,形成大陆岛,向北逐渐漂移到当前位置,同时中央山脉逐渐隆升,马达加斯加岛逐渐形成了界线分明的植被群落,如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灌丛等,狐猴开始向中海拔山区迁移,种群保存至今。上图示意当前马达加斯加岛位置及岛上植被分区。

   

(1)分析距今约8800万年前马达加斯加岛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条件。
(2)简述后来马达加斯加岛植被群落界线分明的原因。
(3)请对马达加斯加岛狐猴向中海拔山区迁移作出合理解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