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保护(旧选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93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蓝碳也称海洋碳汇,是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极收大气中的CO2,并将其固定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在比例合理的贝藻混养体系中,养殖生物以不投饵、低营养级的大型藻类和滤食性贝类为主,其中滤食性贝类主要通过滤食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微型浮游动物、有机碎屑、微生物等合成自身需要的营养物质;大型藻类(包括图中海带)在生长过程中释放的溶解有机碳(DOC)和颗粒有机碳(POC),可以在微食物环作用下,进入食物网或形成惰性有机碳(RDOC)而长期驻留在海水中。下图示意我国某海洋牧场贝藻综合养殖系统。该海洋牧场使用的人工上升流系统是一种利用自给能量,通过注入压缩空气将深(底)层海水提升到表层的人工海水上升流系统。



(1)说明在贝藻混养体系中,滤食性贝类固碳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2)分析贝藻混养体系中滤食性贝类对藻类生长的促进作用。
(3)分析人工上升流系统促进海藻生长的原理。

2 . 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长江口规模最大的河口型潮汐滩涂湿地,有记录的鸟类290种。下图为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划定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依据有(     
①经济发展规划②生态系统特征③直辖市行政区划④自然保护区条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设立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目的是(     
A.开展生态与科学研究B.保护河口湿地生态系统
C.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D.减轻潮汐对海岸的侵蚀
2023-05-21更新 | 25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东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3 . 鸻鹬类候鸟能够进行超强距离迁徙,其繁殖季对能量和食物要求较高,过高的气温会降低鸟蛋的孵化率。赤狐是对其生存影响极大的天敌。如图示意鸻鹬类候鸟迁徙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鸻鹬类候鸟迁徙路线的根本因素是(     
A.盛行风向B.温度差异C.种群规模D.距海远近
2.鸻鹬类候鸟选择在西伯利亚作为繁殖地,是因为西伯利亚(     
A.人类捕杀少B.鸟类天敌少C.大气质量高D.气候凉爽
3.全球气候变暖对鸻鹬类候鸟生存的影响是(     
A.繁殖地范围向北扩大B.天敌侵占其繁殖地
C.不再进行大规模迁徙D.食物丰富度减少了
2023-05-18更新 | 25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下学期5月供题地理试题
4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2019年的深秋夜间,郑州市北部黄河义井林场段河面时常响起巨大的爆炸声。据当地群众反映,每年夏秋夜间都会有人在此河段用炸药“炸鱼”。


说明用炸药“炸鱼”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
2023-05-1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甘肃省武威市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5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福祉与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世界物种的灭绝正以百倍的速度增长。青藏高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在该地区建立了大量的自然保护区。下图示意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区的分布。



指出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区的分布特点,并针对该分布提出合理建议。
6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乌江禁渔期制度的通知,乌江禁渔自2021年1月1日0时起,时限暂定10年,除休闲渔业、娱乐性垂钓外,在规定的禁渔区和禁渔期内,禁止所有捕捞作业。渔业资源调查研究捕捞和养殖生产等需要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的规定,要经过省级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


分析乌江禁渔的主要意义并说明不禁止休闲渔业、娱乐性垂钓的主要原因。
2023-05-15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湘豫名校联考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4月)文综地理试题
7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绵刺是古老的单种属(某科植物中只有一种的属)植物,属于荒漠旱生小灌木,是优良的畜牧饲料和固沙植物,是国家二级珍稀濒危植物。在自然条件下,绵刺很少结果,主要用分株法繁殖,但可分株的量少。下图示意我国绵刺主要分布区。



推测导致绵刺濒危的自然原因,并为保护该物种提出可行性建议。
2023-05-15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河南省新乡市等2地高考二模文综地理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夏威夷帕帕哈瑙莫夸基亚国家海洋保护区是全球最大的海洋保护区,包括诸多岛屿、礁石、浅滩及深海。该区域拥有独立的珊瑚礁生态系统,是夏威夷僧海豹、海龟等稀有动物的庇护所,岛屿上分布着科阿金合欢、银剑菊等特有植物。


说明建立夏威夷帕帕哈瑙莫夸基亚国家海洋保护区的原因及意义。

9 . 为了研究不同等级道路对黄河源区藏野驴和藏原羚两种有蹄类动物栖息地适宜性影响,科研人员将研究区内道路网络分成高等级公路和低等级公路,并设定两种情景进行模拟和实地调查验证。下表示意两种情景下藏野驴和藏原羚的适宜栖息地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项目情景Ⅰ情景Ⅱ
藏野驴藏原羚藏野驴藏原羚
适宜栖息地面积4918.224041.963997.692958.98
占黄河源区的面积比例25.921.221.015.6
栖息地丧失的面积79.98333.031000.511416.01
栖息地丧失的比例1.67.620.032.4

情景I:道路变量中只含高等级公路;情景Ⅱ:道路变量中只含低等级公路

1.推测导致不同等级道路对上述动物栖息地适应性影响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路线延伸方向B.路网密度C.交通运输方式D.噪音级别
2.该区生态保护应更加关注(     
①野驴②二者栖息地空间非重叠区域③藏原羚④二者栖息地高度破碎化区域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针对该研究实地调查的改进措施中,欠妥的是(     
A.考虑食草有蹄类之间的竞争以及其它食肉动物的分布
B.考虑适度扩大研究区和实地调查范围
C.利用无人机近距离跟踪监测大型野生食草动物的迁移
D.利用红外相机进行长期固定周期监测
2023-05-14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安徽省临泉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综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期以来,关于中国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具体地理分界线位置,一直存在争议。竺可桢以日均温≥10℃的4500℃积温等值线将秦岭—淮河一线作为亚热带与暖温带的概念化界线,为中国最早公认的南北地理分界线,在气候区划、综合自然地理区划中广泛使用。植物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格局能够很好地反映气温、水分等自然条件的变化,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优势种和物种多样性等数量特征沿纬度的过渡模式是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重要表现。秦巴山地南北平均宽度约300km,东西长约1000km,山地植物群落复杂多样。下图示意秦巴山地东、中、西三条样线温带物种和亚热带物种丰富度随纬度变化情况。



(1)概括秦巴山地南北方向物种分布的空间变化特征,并说明其主要影响因素。
(2)若以植物物种分布作为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指出可以采用的合理的划分标准。
(3)有专家认为中国南北分界线并非简单的几何线条,而是具有一定宽度的过渡区域,请分析其观点的合理性。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