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保护(旧选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92 道试题

1 . 我国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宣布,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这些国家公园涉及青海、西藏等10个省区,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千米,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下图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成立国家公园的主要目的是(     
A.观赏旅游B.保护生态C.开发耕地D.发展科技
2.保护国家公园的野生动物,最关键的是(     
A.保护食草动物不被捕食B.禁止高强度的捕猎
C.保护其原生的栖息环境D.将其迁至野生动物园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双版纳是我国热带雨林植被分布的最北端,也是我国著名的热带静风多雾地区。夜晚的河谷低地直至半山腰处常会弥漫着浓雾,并持续到次日上午。雨林中的雾为旱季时的植被生长补充了水分,也促使山地种植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上限向高海拔拓展。下表为西双版纳雨林区旱雨两季雾日变化特征统计表(注:表内数据为平均值)。

材料二: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是野生亚洲象在我国的唯一栖息地,该保护区在地域上由互不相连的5个子保护区组成。近年来,由于农田、橡胶林及公路建设等人类活动将各子保护区进一步割裂。因此,有学者提出,在各子保护区尤其是有野象分布的地区之间规划建立生态走麻带,用以加强各子保护区亚洲象群的沟通交流。图为西双版纳区域略图。


       

季节

每月平均

雾日数(天)

每日平均

生成时间

每日平均

消散时间

旱季

10月~次年5月

26

23:00

11:00

雨季

6月~9月

17

1:21

8:55

(1)从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分析当地适合热带雨林生长的热量条件。
(2)与雨季相比,指出西双版纳旱季雾的时间分布特征并简析原因。
(3)分析半山腰的浓雾促使热带经济作物生长上限向高海拔拓展的原因。
(4)建立生态走廊带的核心生态意义______;结合材料,说出设置生态走廊带应采取的保护措施______
2023-06-01更新 | 315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联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加拿大一枝黄花属典型的入侵物种,繁殖能力强,分布广泛,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农业生产等构成较大危害,已被我国列入重要外来有害植物名录。研究证明气候变暖显著增大其叶面积,并提高入侵能力。下图为当前气候条件下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中国的适生区预测图。

材料二浙江省农科院专家团队与当地湖羊经营户通过试验,发现适时收割的生长早期一枝黄花营养价值高,粗蛋白含量接近豆科类植物,大量使用能降低农场约一半的饲料成本。


   
(1)根据材料,描述我国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分布特点,并推测其生长习性。
(2)简析加拿大一枝黄花对我国本土植物造成的不利影响。
(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说明加拿大一枝黄花作为湖羊饲料的推广价值。

4 . 鸻鹬类候鸟能够进行超远距离迁徙,繁殖季气温过高会降低鸟蛋的孵化率。赤狐是对其生存影响极大的天敌。下图示意鸻鹬类候鸟迁徙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鸻鹬类候鸟选择甲地作为迁徙中停地,主要是因为该地(     
①人类活动少②地理位置优越③食物充足④水质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全球气候变暖对鸻鹬类候鸟生存的影响是(     
A.天敌侵入繁殖地B.繁殖地范围扩大
C.迁徙距离缩短D.食物丰富度减少
2023-05-31更新 | 35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红北柳”是国家“十三五规划”中的湿地修复工程,“南红”指的是在南方以种植红树林为主,海草、盐藻等为辅;“北柳”则是指在北方以种植柽柳、芦苇、碱蓬为主,海草、湿生草甸等为辅,有效恢复滨海湿地生态系统。近年来,在温州市洞头霓屿南岸滩涂地区,离红树林湿地公园不远的滩涂上,上百株野生的柽柳长势同样喜人。“沿海水陆交接地带”一般指为滨海水线500m以内、向陆地延伸1-10km的狭长地域。其生态系统包括滨海堤岸林植被生态系统滨海三角洲及滩涂湿地生态系统,近海水域水生生态系统等,属于生态脆弱区之一。下左图为中国平均气温分布图和温州洞头位置图,下右图为洞头人工种植红树林景观图。


      
(1)分析温州市沿海地区红树林的生态环境效益。
(2)简析温州市洞头霓屿出现柽柳的原因。
(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沿海水陆交接地带”的发展与保护措施。
2023-05-29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02卷-【决胜高考·抢分冲刺】逐鹿2023年高考地理模拟冲刺卷(湖北卷)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根据《海南省总体规划》,整个海南省划分为北、南、中、东、西、海洋等六个功能区。中部功能区定位为山区生态功能保护区,主要保护原始森林植被生态系统。下图示意海南岛五大功能区及矿产资源分布。


   
分析将海南岛中部地区定位为生态功能保护区的主要原因。
2023-05-28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海南华侨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7 . 国家公园是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以保护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的特定区域。2021年10月12日,在昆明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上,中国正式宣布设立首批国家公园,下表为我国首批部分国家公园及所在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国家公园名称位置
①三江源国家公园青海省长江源园区、黄河源园区、澜沧江源园区
②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黑龙江省、吉林省交界老爷岭南部
③大熊猫国家公园甘肃省白水江片区、四川省岷山片区、邛崃山—大相岭片区
④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省北部、江西省铅山县南部
1.首批国家公园中(     
A.①——湿地遍布,冻土发育B.②——草原广袤,物种丰富
C.③——地势平坦,起伏较小D.④——全年高温,降水均匀
2.推进国家公园建设(     
A.需加大兴建旅游设施B.应将治理大气污染作为首要任务
C.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D.利于培养社会公众的生态文明观
2023-05-26更新 | 347次组卷 | 26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胭脂鱼是我国特有珍稀淡水物种,是集食用性和观赏性于一身的名贵经济鱼类,曾广布长江水系,成鱼主要栖息在长江上游四川宜宾到湖北宜昌江段及其支流。几十年来胭脂鱼野生资源量迅速减少,以四川宜宾为例,20世纪50~60年代,胭脂鱼占总渔获量的13%以上,70年代中期仅占2%,80年代始只有零星误捕报道。1988~1992年胭脂鱼人工繁殖技术获得成功,2000年成立长江上游珍稀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图),2011年开始保护区每年生产胭脂鱼鱼苗几十万尾,用于增殖放流和发展养殖业。近年来随环境好转,宜宾地区胭脂鱼养殖业有所发展,野生种群数量稍有回升。



简析胭脂鱼野生资源量迅速减少的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
2023-05-25更新 | 22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贵州省六盘水市特区实验中学高三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湖,8月份平均水温16℃,1月份平均水温-0.9℃。根据2014年、2016年、2018年遥感图像分析,青海湖周围地区土地沙漠化范围不断扩大。青海湖中的裸鲤平均每生长500克需要近10年。由于20世纪60年代的过度捕捞,青海湖裸鲤数量急剧减少。下图为青海湖流域图。


   
(1)分析图中青海湖东部沙堤形成的过程。
(2)推测沙堤形成后对青海湖水位的影响。
(3)结合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分析青海湖裸鲤生长缓慢的原因。
(4)有人建议,青海湖可移殖其他鱼类。结合材料分析该建议的可行性。
2023-05-22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文综地理试题

10 . 五大连池火山处于小兴安岭和松嫩平原的交错地带。蒙古栎是五大连池老期火山南坡乔木层中的优势种群,具有相对耐贫瘠、耐寒、耐干旱、不耐阴、萌生能力强等特性。存活曲线反映种群个体在各年龄段存活状态,以每10年为1个龄级,1~10年为龄级I,11~20年为龄级Ⅱ,依此类推龄级Ⅲ、IV、V、VI。下图示意五大连池火山蒙古栎种群不同龄级存活曲线。完成下面小题。


        
1.五大连池四座火山山蒙古栎种群下降趋势开始加剧的龄级是(     
A.ⅤB.VIC.ⅦD.Ⅷ
2.五灰连池火山区蒙古栎的存活状态可反映出(     
A.种群幼苗数量极丰富B.种群自然更新能力强
C.当前种群稳定性较差D.未来种群增长潜力小
2023-05-22更新 | 17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山东省泰安市高考全真模拟地理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