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下面为两个中国小朋友的通话内容,明明说:“我的家乡,冬季树叶都落了,看不到绿色,真没意思。”贝贝说:“我的家乡,树木四季常绿,那就从我的家乡运些树苗去栽吧。”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的影响B.河流的影响
C.纬度位置不同D.海陆位置不同
2.下列树种最有可能是明明家乡的自然植被的是(       
A.椰子树B.樟树C.榆树D.茶树

2 . 地坑院是豫西黄土高原地区的一种传统民居,多分布在平坦的塬面上,窑洞内冬暖夏凉,院落四周的窑洞上方黄土层经常需要压实。通常人们会在地坑院院心挖一深4~6米、直径1米的深井,以蓄积雨水。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大量的地坑院正在消失,遭废弃或填埋。下图为该地区地坑院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地坑院院心天井通常会栽种一颗树,其最主要目的是
A.美化环境B.夏季遮荫
C.安全警示D.保持水土
2.夏季地坑院窑洞内空气湿度很大是困扰住户的难题,原因是
A.窑洞雨水下渗B.院心天井积水
C.窑洞内气温过高D.窑洞内外温差大
3.大量地坑院遭废弃或填埋,原因最可能是
A.建筑技术进步B.缓解耕地紧缺
C.交通用地不足D.生活条件改善
3 . 蜂农为了“追花夺蜜”,往往要不停地迁徙放蜂。下图示意我国东线放蜂线路,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影响蜂农迁徙放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光照B.气温C.降水D.市场
2.蜂农沿图示路线放蜂途中最可能遇到的是()
A.在闽粤遭遇台风灾害
B.在皖南遇梅雨滴蜜无收
C.在华北遇干旱蜜源减少
D.在东北遇寒潮蜜蜂挨冻
2019-08-26更新 | 287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4-2015学年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地理试卷
4 . 我国的蒙古族人民摸索出了“春洼、夏岗、秋平、冬阳”的蒙古包迁徙原则,下列叙述中,与这些迁徙原则主要成因相吻合的有:
①“春洼”—大风   ②“夏岗”—洪水
③“冬阳”—低温   ④“秋平”—大风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5 . 北京北海团城是中国古代雨水利用的综合示范工程,建于湖中孤岛,城内面积5760平方米,高出湖面5.64米。团城内除建筑物、古树外,其余均由多气孔的梯形青砖铺筑。由于团城设计巧妙(下图),城内数十棵古树无需人工浇灌而百代常青。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团城内地面铺筑时选用梯形青砖是为了
A.减少土壤蒸发B.滞留雨水污染物
C.增加雨水下渗D.增加地表径流量
2.冬季含水涵洞对古树生长的作用有
A.吸纳土壤的水分,避免古树烂根B.营造古树生长适宜的温湿环境
C.为土壤提供养分,维持古树生长D.稀释土壤污染物对古树的危害

6 . 下面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今西安市西)所写的一首诗的节选: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①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回答下题.
1.诗中①是一种粮食作物,它最可能与图中哪一农业带的主要农作物一致(  )
A.A带B.B带
C.C带D.D带
2.当地农田多分布在“南冈”,最主要是(  )
A.南冈为冬季风背风坡,利于作物安全越冬
B.南冈为阴坡,潮湿、水源充足,利于作物生长
C.南冈即秦岭,海拔高,农作物受洪涝灾害威胁小
D.南冈为向阳坡,夏季风迎风坡,光热、水分都充足
2019-02-19更新 | 243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图版高中地理同步测试 必修二 3.1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7 . 东北民谚:春分地皮干,夏至不拿棉,秋分不生田,冬至不行船。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对于“春分地皮干”原因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A.受副高控制,降水少B.降水少,风力大
C.春分农业生产需水量大D.降水多,但蒸发旺盛
2.人们爱用“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的谚语来形容气温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极地高压不断增强,冷空气活动频繁,降温显著
B.由于天气晴好,夜晚地面辐射增强,一夜冷过一夜
C.冬季风增强,冷空气频繁南下,带来多次降温
D.此季节多气旋活动,多降水天气,使气温不断降低
2018-10-30更新 | 2653次组卷 | 17卷引用:【校级联考】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联合考试地理试题
8 . 读“我国某主要地形区的经纬度范围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形区中,与图中所示地形区距离最近的是(   )
A.内蒙古高原B.准噶尔盆地
C.山东丘陵D.黄土高原
2.图示地形区最具特色的农产品有(   )
A.青稞和油菜B.水稻和柑橘
C.大豆和甜菜D.小麦和棉花
3.图示地形区在土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中,应该注意(   )
A.红壤的改良B.黑土的利用和保护
C.沼泽的开垦D.土地荒漠化

9 . 读东北地区轮廓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包括黑、吉、辽三省全部,被称为“东北三省”
B.位于我国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夏温较高,水热条件配合较协调
C.春小麦、大豆、玉米为本区三大主粮
D.本区跨四个温度带,作物均可一年一熟
2.关于东北地区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的西、北、东三面分别为小兴安岭、大兴安岭和长白山
B.东北平原由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组成
C.该区地形最突出的特征是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D.东北平原的特征为面积广大,多丘陵地貌
3.关于东北地区土地资源的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A.耕地面积大,但分布分散
B.宜农荒地多,但肥力不高
C.有大面积肥沃的红土地
D.东北平原地势平坦,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2018-10-14更新 | 689次组卷 | 7卷引用:人教-必修3东北地区的概况
10 .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黄河流域,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指南,被全国各地采用。东北也有符合自身地理环境特点的“二十四节气歌”,例如“打春(立春2月4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4月5日)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下列对东北“二十四节气歌”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打春阳气转--太阳直射点继续北移,气温回升
B.春分地皮干--雨季还未到来,积雪逐渐消失,大风天数多,蒸发强,土地干裂
C.清明忙种麦--气温回升至适合耐寒不耐旱的作物小麦播种
D.谷雨种大田--气温回升雨量增多,雨生百谷,适宜大多数农作物的播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