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硝酸的不稳定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某化学小组为探究浓HNO3和NaCl固体的反应产物,进行实验:
实验I
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及现象

室温下,按图连接实验装置并检查气密性。向注射器1中先加入1.17gNaCl固体,然后吸入5mL浓HNO3,关闭止水夹。一段时间后,注射器内溶液变为橙色,液面上方有浅棕色刺激性气味气体,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
资料:
①向AgNO3的95%的乙醇溶液中通入HCl产生白色沉淀,通入Cl2无此现象。
②王水中因含有NOCl呈橙色。NOCl(N元素为+3价)有刺鼻恶臭味,受热易分解为NO和Cl2
(1)浓HNO3需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原因:_______
(2)探究注射器1中浅棕色气体的成分。甲同学用注射器2抽取注射器1中的浅棕色气体,然后吸取适量蒸馏水并振荡,气体颜色褪去,吸入氧气后又变为浅棕色。经检验,浅棕色气体中几乎不含NOCl。
①甲同学根据实验现象推断浅棕色气体中含有NO2,结合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分析一定还含有Cl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甲同学的依据:_______
②乙同学认为需设计实验证明存在Cl2.请结合资料,设计证实存在Cl2的实验方案:_______
(3)探究注射器1内橙色溶液的成分。
实验II:取2mL橙色溶液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试管内有红棕色气体生成,溶液变为无色。接着向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无明显现象。
①丙同学认为实验II中“接着向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无明显现象”,是因为加热使溶液中的Cl-全部变为HCl气体放出。请设计实验证明丙同学的观点不成立:_______
②丁同学通过与王水类比,并查阅资料,确认产生实验II中的现象的原因是:浓HNO3与NaCl固体反应生成了NOCl,继而溶液中的NOCl受热发生分解反应,使溶液中的Cl-反应完全,所以向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时无明显现象。浓HNO3与NaCl固体反应生成了NOCl,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综合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
2022-07-10更新 | 430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2 . 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木炭与浓硝酸反应后的气态生成物,设计如下实验。
(1)甲同学设计实验如图甲。

红热木炭未进入试管前,浓硝酸上方并无明显变化。当如图甲连接实验后,浓硝酸液面上方有明显的红棕色气体产生,且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出现浑浊,后浑浊消失。
①液面上方出现红棕色气体,说明浓硝酸具有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酸性                                 b.挥发性                           c.不稳定性
②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出现浑浊,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是因为________
(2)乙同学设计实验如图乙。

如图乙连接实验后,浓硝酸液面上方有明显的红棕色气体产生,且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无明显变化。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无明显变化,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木炭与浓硝酸未反应,是因为________
(3)丙同学克服了甲、乙同学设计上的缺点,设计实验如图丙。已知酸性高锰酸钾能将NO、NO2 氧化成 NO3-,MnO4- 被还原为 Mn2+
   
①如图连接装置后,需进行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_;加热木炭与浓硝酸前需先通一段时间N2,目的为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A中木炭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能证明木炭被氧化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D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下列关于浓硝酸和浓硫酸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浓硝酸和浓硫酸在空气中久置,酸溶液的浓度都会降低
B.和铜反应中都表现出强氧化性和酸性
C.浓硝酸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D.常温下,浓硝酸和浓硫酸不和铁、铝反应
4 . 下列有关浓硫酸和浓硝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常温下浓硫酸和浓硝酸都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B.浓硫酸和浓硝酸都有强氧化性,能把氨气氧化
C.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蔗糖固体变黑膨胀,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D.浓硝酸见光易分解,需要避光保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有关硝酸化学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硝酸能与Na2SO3反应,但不易生成SO2
B.硝酸的氧化性很强,能氧化所有金属
C.可用铝或铁制容器盛装稀硝酸
D.浓硝酸因易挥发出HNO3而呈黄色
6 . 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A.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可推知反应还有氧气产生
B.红棕色气体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C.由③可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和强氧化性
D.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2020-04-16更新 | 21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密云区2020届高三一模化学试题
7 . 下列关于氮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有的铵盐都可能与烧碱共热生成氨气
B.浓硝酸不论与铜或碳反应,均体现其强氧化性
C.硝酸是一种黄色、具有一定挥发性的酸,保存时不可用橡胶塞
D.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充满NO2和O2混合气体(NO2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说明NO2支持燃烧
2020-04-06更新 | 472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新高考模拟)化学试题
8 . 关于硝酸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硝酸的强氧化性体现为H+的氧化性
B.相同条件下,浓硝酸和稀硝酸的还原产物不同
C.硝酸能氧化大多数金属
D.浓硝酸易分解,应该用棕色瓶盛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