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铜的其他化合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1 . 向CuSO4溶液中加入H2O2溶液,很快有大量气体逸出,同时放热,一段时间后,蓝色溶液变为红色浑浊(Cu2O),继续加入H2O2溶液,红色浑浊又变为蓝色溶液,这个反应可以反复多次。下列关于上述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u2+是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B.Cu2+将H2O2还原为O2
C.H2O2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
D.发生了反应:Cu2O+H2O2+4H+=2Cu2++3H2O
2021-06-23更新 | 3180次组卷 | 39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化学试题
2 . 有人提出利用黄铜矿(主要成分为)冶炼铜的炉渣冶炼铁。黄铜矿冶炼铜的步骤大致可分为:
①富集,将硫化物矿石进行浮选;
②焙烧,主要反应为(炉渣);
③制粗铜,1200℃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④电解精炼铜。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利用冶炼铜的炉渣可冶炼铁
B.不计损耗时,冶炼出,共消耗
C.反应③中氧化剂为
D.黄铜矿冶炼铜产生的尾气可造成酸雨
2021-02-16更新 | 731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3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涉及很多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本草纲目》记载的“金刚石”与“石墨”都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B.古剑“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中“剂钢”是铁合金
C.古代湿法炼铜“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中矿石“曾青”的主要成分为CuO
D.“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K2CO3
4 . 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可以直接实现,也可以间接实现,下列转化可以一步实现的是
A.B.
C.D.
5 . 往Fe2O3、CuO的混合物中加入1L1mol·L-1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再往混合液中加入a mol NaOH,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NaCl物质的量为b mo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1、b =2B.a=1、b =1C.a=2、b =1D.无法确定a、b
20-21高一上·全国·假期作业
单选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铜器久置于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氧气作用产生“绿锈”,该“绿锈”俗称“铜绿”,又称“孔雀石”(碱式碳酸铜),“铜绿”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二氧化碳和水。某同学利用下述系列反应实现了“铜→铜绿→……→铜”的转化。铜铜绿Cu(OH)Cu,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铜绿属于碱B.乙为氧化铜C.④为分解反应D.⑤为置换反应
2021-01-01更新 | 334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建文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
7 . 将H2S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FeCl3、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回收S,其转化如图所示(CuS不溶于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程①发生复分解反应,由弱酸反应得到强酸
B.过程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2-+2Fe3=S+2Fe2
C.过程③中,标准状况下11.2L O2参加反应转移2mol电子
D.在②中Fe3作氧化剂,在③中Fe3是氧化产物
13-14高一上·山西忻州·期末
8 . 周杰伦在歌曲《青花瓷》中唱到“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其中的“铜绿”即是铜锈,它的化学成分是Cu2(OH)2CO3(碱式碳酸铜)。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的化学反应为:2Cu+O2+CO2+H2O=Cu2(OH)2CO3。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B.该反应中氧元素和碳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所以是氧化还原反应
C.该反应中铜得电子,O2失电子,所以是氧化还原反应
D.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变价的只有两种元素
2020-11-10更新 | 1955次组卷 | 37卷引用:上海市格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测试化学试题
10 . 我国古代文献中有许多化学知识的记载,如《梦溪笔谈》中的“信州铅山县有苦泉,……,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等,上述描述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A.离子反应B.置换反应C.复分解反应D.氧化还原反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