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22 道试题
1 . 下图是碳和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CO、的途径和三个状态的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步骤1是放热过程
B.步骤2是吸热过程
C.的大小是
D.C(g)和(g)的总能量一定高于的总能量
2 . 化学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解读错误的是
A.《天工开物》“凡火药,硫为纯阳,硝为纯阴”,“硝”指硝酸钾
B.《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冰的能量更低,转化为水需要吸热
C.《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蕴含着自然界中的碳、氮循环
D.《杨柳歌》“独忆飞絮鹅毛下,非复青丝马尾垂”,“飞絮”与“马尾”的化学成分均为蛋白质
2023-04-28更新 | 70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
20-21高一下·全国·课后作业
3 . 将盛有NH4HCO3粉末的小烧杯放入盛有少量醋酸的大烧杯中。然后向小烧杯中加入盐酸,反应剧烈,醋酸逐渐凝固。由此可知
A.NH4HCO3和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该反应中,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C.醋酸与NH4HCO3发生了复分解反应,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D.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H=CO2↑+H2O
2021-03-08更新 | 2215次组卷 | 16卷引用:6.1.1 化学反应与热能(练好题)(基础过关)-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新教材新理念新设计同步课堂(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
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C.有化学键断裂的过程不一定是化学反应D.放热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比反应物稳定
5 . N2和H2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微观历程及能量变化的示意图如图,用         分别表示N2、H2、NH3,已知:N2(g)+3H2(g)2NH3(g),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②→③过程,是吸热过程
B.③→④过程,N原子和H原子形成了含有极性键的NH3
C.合成氨反应中,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生成物形成新键释放的能量
D.合成氨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
2023-05-05更新 | 655次组卷 | 32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3月联考化学试题
6 . 氮化硼(BN)是重要的无机材料,可通过下面两种反应制得:
反应Ⅰ:
反应Ⅱ:
已知反应Ⅰ常温下自发,反应Ⅱ常温下不自发,熔点分别约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反应Ⅰ的,因此速率快
B.反应Ⅰ的
C.性能优良的催化剂可使反应Ⅱ在常温下自发进行
D.由各物质熔点可推测在实际生产中反应Ⅰ所需的温度高于反应Ⅱ
7 . 火箭所需要的巨大能量由特制的燃料来提供,有关燃料燃烧过程中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有的燃烧过程均是放热的
B.需要点燃才能发生的燃烧过程是吸热的
C.所有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均会发生化学键的断裂
D.燃烧后产物的总能量一定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8 . 下图是1 mol 与1 mol CO反应生成1 mol 和1 mol NO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放出的能量为
B.反应放出的能量为
C.反应吸收的能量为
D.反应吸收的能量为
10 . “一带一路”倡议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代丝绸染整时先将丝绸精炼(即先将蚌壳灼烧成蚌壳灰,然后将其加入草木灰汁中,再将丝绸浸泡其中),以除去蚕丝表层的丝胶,再进行染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古代丝绸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B.古代丝绸的精炼剂实际是KOH溶液
C.古代丝绸耐酸碱侵蚀,可长久保存D.古代丝绸精炼涉及的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2022-05-12更新 | 901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娄底涟源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