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原理理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0-11高一下·辽宁大连·阶段练习
1 . 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两烧杯中溶液的c(H)均减小D.产生气泡的速率甲比乙慢
2023-04-28更新 | 1796次组卷 | 115卷引用:2011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广东初赛B组)试题
9-10高一下·山东济宁·期中
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镍镉电池、锂电池和锌锰电池都是二次电池
B.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但是会污染环境的新型电池
C.化学电池的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
D.铅蓄电池放电时正极是Pb,负极是PbO2
2020-06-17更新 | 1788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0年山东省济宁市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近年来AIST报告正在研制一种“高容量、低成本”锂—铜空气燃料电池,该电池通过一种复杂的铜腐蚀“现象”产生电力,其中放电过程为:2Li+Cu2O+H2O=2Cu+2Li++2OH-。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Li透过固体电解质向Cu极移动
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2O+H2O+2e-=2Cu+2OH-
C.通空气时,铜被腐蚀,表面产生Cu2O
D.整个反应过程中,铜相当于催化剂
2020-12-21更新 | 777次组卷 | 26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精英对抗赛化学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人工光合作用能够借助太阳能,用CO2和H2O制备化学原料。下图是通过人工光合作用制备HCOOH的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B.催化剂a表面发生氧化反应,有O2产生
C.催化剂a附近酸性减弱,催化剂b附近酸性增强
D.催化剂b表面的反应是CO2+2H++2e=HCOOH
2019-01-30更新 | 1610次组卷 | 18卷引用:第27届(2013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湖北赛区预赛试题
5 . 某商用锂离子电池以石墨为负极材料,以LiCoO2为正极材料,电解质为LiPF6与乙烯碳酸酯。电池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材料中出来而进入负极,放电时则反过来。那么,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充电时发生的正极反应为LiCoO2 →Li1-xCoO2 +xLi+ + xe-
B.负极反应为xLi++xe- +6C→LixC6
C.正极材料Li1-xCoO2中的Co充电时被氧化,从Co3+变为Co4+,放电时被还原,从Co4+变为Co3+
D.LiAlO2 和LiMn2O4等也可做正极材料
2021-08-03更新 | 49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 2013年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
6 . LiFePO4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奥运会绿色能源的新宠。已知该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为:正极FePO4+Li+ +e-=LiFePO4负极Li-e- =L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充电时电池反应为FePO4 + Li = LiFePO4
B.充电时动力电池上标注“+”的电极应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
C.放电时电池内部Li+向正极移动
D.放电时,在正极上是Li+得电子被还原
7 . 流动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其主要特点是可以通过电解质溶液的循环流动,在电池外部调节电解质溶液,以保持电池内部电极周围溶液浓度的稳定。北京化工大学新开发的一种流动电池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Cu+PbO2+2H2SO4===CuSO4+PbSO4+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为负极,b为正极
B.该电池工作时PbO2电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
C.a极的电极反应为Cu-2e===Cu2+
D.调节电解质溶液的方法是补充CuSO4
2016-11-15更新 | 1419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精英对抗赛化学试题
8 . Mg/H2O2酸性燃料电池采用海水作电解质(加入一定量的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总反应为:Mg+H2O2=Mg(OH)2
B.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H2O2+2H++2e-=2H2O
C.工作时,正极周围海水的pH增大
D.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H+向负极移动
2021-08-13更新 | 26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4届(2010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
9 . 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甲、乙两装置均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C.两烧杯中溶液均变蓝色
D.一段时间后,两烧杯中溶液的c(H+)均减小
10 . 电解质溶液A:25g        CuSO4·5H2O + 4mL浓H2SO4 + 200mL H2O
电解质溶液B:16g       CuCl+ 100mL浓HCIl+ 100mL H2O + 4g铜粉
以铜为电极,通电电解串连的两个电解槽(分别盛电解质溶液A和电解质溶液B)。正极质量改变如下表所示:
电解前质量/g电解后质量/g改变量/g
电解质液A正极7.47.3-0.1
负极7.57.60.1
电解质液B正极7.47.2-0.2
负极7.37.50.2

(1)正极质量改变不同的原因_______
(2)电解质液中加铜粉的原因是_______
(3)从理论上讲,电解过程铜粉质量不会改变,为什么?实际情况如何_______
2021-08-23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06年北京市高中学生化学竞赛高中一年级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