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电子流向判断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1 道试题
1 . 可充电氟镁动力电池比锂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其电池反应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镁为负极材料
B.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电子从镁极流出,经电解质流向正极
D.每生成1molMnF2时转移1mol电子
2022-05-13更新 | 398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苏省常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份阳光调研化学(选修)试题
2 . 水体中氨氮含量过高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可以对废水中氨氮进行处理的装置如图,两极材料均为石墨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极表面发生氧化反应
B.工作时H+通过质子交换膜移向右室
C.该装置在高温下进行处理氨氮的效率更高
D.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12H++10e-=N2↑+6H2O
3 . 某钠-空气水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电子由钠箔经非水系溶液流向碳纸
B.充电时,Na+向正极移动
C.放电时,当有0.1 mol e-通过导线时,则钠箔减重2.3 g
D.充电时,碳纸与电源负极相连,电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
4 . 科研人员通过控制光沉积的方法构建型复合材料光催化剂,然后以Fe2+和Fe3+离子渗透膜在酸性介质下构建了一个还原和氧化反应分离的人工光合体系,其反应机理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能量转化形式为光能→化学能
B.该人工光合体系的总反应为
C.图中a、b分别代表Fe3+、Fe2+
D.Cu2O→Pt上发生的反应为
5 . 目前锌铁液流电池是电化学储能的热点技术之一。某酸碱混合锌铁液流电池的两极电解质分别呈酸性和碱性,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极电解质呈酸性
B.放电时,锌板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C.放电时,每转移1 mol电子,中间腔室内的溶液中将减少1 mol NaCl
D.储能时,应将该电池的碳纸电极连接外接电源的正极
6 . 下图是一种锂电池放电的装置图,其中LiPF6是电解质、SO(CH3)2是溶剂,电池反应为4Li+FeS2=Fe+2Li2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i+向a极迁移B.a极是正极
C.b极发生氧化反应D.电池工作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021-12-22更新 | 4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化学试题
7 . 某干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总反应为Zn+2NH=Zn2+2NH3↑+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锌片不断溶解,说明Zn失去电子,被还原
B.石墨上产生气泡,说明溶液中的NH在其表面得到电子,被氧化
C.电子由Zn电极经外电路流向石墨电极
D.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说明该装置将电能转换为化学能
8 . MFC—电芬顿技术不需要外加能即可发生,通过产生羟基自由基(•OH)处理有机污染物,可获得高效的废水净化效果。其耦合系统原理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子移动方向为a→Y,X→b
B.Y电极上得到双氧水的反应为O2+2e-+2H+=H2O2
C.乙池可在酸性较弱的环境中使用
D.理论上当乙池中产生1mol羟基自由基时,甲池中有2molH+从M室移动到N室
2021-12-22更新 | 744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如东中学、姜堰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份阶段性测试化学试题
9 . 锌—空气电池可用作电动车的动力电源,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B.石墨为负极
C.电子经外电路由Zn流向石墨
D.氧气在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21-22高三上·江苏·阶段练习
10 . Mg-空气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A是该电池的正极
B.电极B附近溶液的pH增大
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电极B经外电路流向电极A
D.电池工作时的主要反应为:Mg+2H+=Mg2++H2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