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正负极判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普通水泥在固化过程中自由水分子减少并形成碱性溶液。根据这一物理化学特点,科学家发明了电动势法测水泥的初凝时间。此法的原理如图所示,反应的总方程式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原理示意图中,电子方向从经过导线流向
B.电池工作时,溶液中向正极移动
C.电路中转移的电子,电极的质量增加
D.Cu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024-01-11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原电池 化学电源
2 . “3D打印机”需要稳定的电源保证工作效率,以碳纳米管作电极材料的柔性电池具有稳定性高,工作时间长,发热量小等特点,非常适合3D打印的需要。该电池工作原理如图,其放电时总反应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电子由锌膜经外电路流向
B.碳纳米管可以增大电极反应的接触面积加快电池反应速率
C.当锌膜消耗的时,外电路转移电子
D.放电时的负极反应式为:
3 . 全钒液流储能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储能系统(工作原理如下图,电解液含硫酸)。
离子种类
颜色黄色蓝色绿色紫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B.当完成储能时,正极溶液的颜色是黄色
C.电池工作时,透过离子交换膜向负极区移动
D.该电池能提供稳定的输出功率,原因是电解液循环,保持各离子浓度稳定
2023-12-14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中关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4 . 纤维电池的发明为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一种纤维状钠离子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 Na0.44MnO2+NaTi2(PO4)3 = Na0.44-xMnO2+Na1+xTi2(PO4)3,其结构简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向乙电极移动
B.放电时乙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aTi2(PO4)3+xe-+xNa+ =Na1+xTi2(PO4)3
C.该电池充电时甲电极应该与电源负极相连
D.该电池充电过程中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2023-04-08更新 | 701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理综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能证实为可逆反应。已知是一种无色的稳定的络离子。
实验装置

注:a、b均为石墨电极

实验序号实验操作和现象
ⅰ.闭合K,指针向右偏转
ⅱ.待指针归零,向U型管左管中加入10滴KI溶液,∙∙∙∙∙∙
ⅰ.闭合K,指针向右偏转
ⅱ.待指针归零,向U型管左管中滴加10滴溶液,指针向左偏转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流表指针归零,说明上述可逆反应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
B.①中加入KI溶液后,上述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
C.②中加入溶液后,导致还原性:,上述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②中电流表指针再次归零时,向U型管右管中滴加饱和溶液,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
2023-12-05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中关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6 . 下图是处理废水中苯酚的装置,回收利用苯后再排放。下列有关说法合理的是
A.a为负极,电极附近pH增大
B.该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C.b电极反应式为
D.若有0.1mol电子通过导线,A、B两区域中液体质量改变量的和为0.2g
7 . MFC-电芬顿技术通过产生经基自由基(·OH)处理有机污染物,可获得高效的废水净化效果,其耦合系统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Y电极上消耗1mol溶液中时,可以产生2mol
B.甲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其中a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C.乙池中生成羟基自由基的反应为
D.电子移动方向为:a→Y,x→b
2022-05-05更新 | 60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8 . 钾氧电池是一种新型金属-空气可充电电池,其使用双酰亚胺钾( KTFSI)与乙醚(DME)组成的电解液,石墨和液态Na-K合金作为电极,相关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a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K++e- +O2=KO2
C.充电时,电流由b电极经电解液流向a电极
D.充电时,b极生成2.24 L(标准状况下)O2时,a极质量增重15.6g
2023-04-20更新 | 338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2023届高三下学期高考素养调研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9 . 近日“宁德时代”宣布2023年实现钠离子电池产业化,钠离子电池以其低成本、高安全性及其优异电化学属性等成为锂离子电池的首选“备胎”,其充放电过程是在正负极间的镶嵌与脱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区钠单质失去电子
B.充电时由“B极”向“A极”移动
C.由于未使用稀缺的锂钴元素,量产后该电池生产成本比锂离子电池低
D.该电池一种正极材料为,充电时的电极反应为:
2022-08-08更新 | 2727次组卷 | 12卷引用:广东省六校202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10 . 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B.负极区,在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
C.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
D.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