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正负极判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我国科学家研制一种新型化学电池成功实现废气的处理和能源的利用,用该新型电池电解CuSO4溶液,装置如下(H2R和R都是有机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电极反应式为R+2H+2e=H2R
B.电池工作时,负极区要保持呈酸性
C.工作一段时间后,正极区的pH变大
D.若消耗标准状况下112mLO2,则电解后的CuSO4溶液pH约为2
3 . 图为锌铜原电池装置,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铜片和锌片不能互换位置B.缺少电流表,则不能产生电流
C.盐桥可用吸有溶液的滤纸条代替D.Zn发生氧化反应,Cu发生还原反应
2020-10-07更新 | 369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化学反应与电能 第一节 原电池 教材帮
4 . [双选题]铝-空气原电池通常以溶液或溶液为电解质溶液,铝合金为负极,空气电极为正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以溶液或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均为
B.以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
C.以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
D.以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时,负极的电极反应
5 . 法国格勒诺布尔(Grenoble)约瑟夫·傅立叶大学的研究小组发明了第一块可植入人体为人造器官提供电能的葡萄糖生物燃料电池,其基本原理是葡萄糖和氧气在人体中酶的作用下发生反应:C6H12O6+6O26CO2+6H2O(酸性环境)。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生物燃料电池中正极为输入葡萄糖的一极
B.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6H12O6+6H2O-24e-=6CO2+24H+
C.消耗1mol氧气时转移4mol电子,H+向负极移动
D.提高葡萄糖生物燃料电池的效率,可能使其在将来可以为任何可植入医疗设备提供电能
2021-06-06更新 | 230次组卷 | 1卷引用:(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专题6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B 素养拓展区
20-21高一上·全国·课时练习
6 . 以铁片和铜片为电极,以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组成的原电池,当导线中通过电子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铁片溶解1mol,铜片上析出1mol H2
B.两极上溶解和析出的物质的量质量相等
C.铁片溶解2g,铜片上析出1g H2
D.铁片溶解1mol,硫酸消耗1mol
2021-09-10更新 | 24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4讲 原电池-2020-2021学年秋季班高一上学期化学教材知识点精讲练(沪科版)
7 . 人工光合系统装置(如图)可实现以CO2和H2O合成CH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装置为原电池,且铜为负极
B.电池工作时,H向Cu电极移动
C.GaN电极表面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
D.反应CO2+2H2OCH4+2O2中每消耗1 mol CO2转移4 mol e
2017-06-26更新 | 722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2017届高三单元精练检测六化学试题
8 . 如图为发光二极管连接柠檬电池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环作为柠檬电池的正极B.电子由铁环经导线流向发光二极管
C.负极的电极反应为D.可将柠檬替换成盛装乙醇溶液的装置
2021-06-05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专题6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三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课时1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9 . 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种室温电池。该电池吸收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吸收的中,有转化为固体沉积在多壁碳纳米管电极表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钠箔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B.每吸收,转移电子数为
C.正极反应式:
D.通过电解质移向
2020-09-13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第1章 综合检测
10 .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反应Zn+2FeCl3=ZnCl2+2FeCl2,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n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b电极反应式为2Fe3++2e-=2Fe2+
C.电子流动方向是a电极→FeCl3溶液→b电极
D.电池的正极材料可以选用石墨、铂电极,也可以用铜电极
2024-01-09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课时 化学反应与电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