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正负极判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1 . 如图是某科研团队设计的光电催化反应器,可由CO2制得异丙醇。其中A、B均是惰性电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极为正极,B极发生氧化反应
B.若A极产生4gH2,则B极产生32gO2
C.电子从B极通过合成蛋白质纤维膜到A极
D.A极上CO2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2023-09-14更新 | 199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金科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9月联考化学试题
2 . 下列装置由甲、乙两部分组成(如图所示),甲是将废水中乙二胺[]氧化为环境友好物质形成的化学电源。当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的流动方向
B.M是负极,铜是阳极
C.一段时间后,乙中溶液浓度基本保持不变
D.M极电极反应式:
2023-12-15更新 | 28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3 . 华方师范大学科研团队研制出一种可充电双离子电池体系,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
B.因部分电能转化为热能,充电时通过的电量与锌的析出量无确定关系
C.放电时,每转移电子,负极区电解质溶液质量增加3.8g
D.充电时,阴极区溶液的pH减小
4 . 下图是一种能将底物通过电化学转化为电能的微生物燃料电池, 可以大大提高能量转化效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可以有效提高该电池的放电效率
B.两种微生物的存在保证了 S 元素循环的作用
C.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9H+ + + 8e= HS + 4H2 O
D.理论上,每消耗 1molO2,就有 4mol H+通过交换膜
2023-12-26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行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5 . 我国科研人员设计将脱除SO2的反应与制备H2O2相结合的协同转化装置如图。在电场作用下,双极膜中间层的H2O解离为OH-和H+,并向两极迁移。已知:
①单独制备H2O2:2H2O+O2=2H2O2,不能自发进行;
②单独脱除SO2:4OH-+2SO2+O2=2SO+2H2O,能自发进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独脱除SO2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B.反应过程中不需补加稀H2SO4
C.正极的电极反应式:O2+2e-+2H+=H2O2
D.协同转化总反应:SO2+O2+2H2O=H2O2+H2SO4
2023-10-11更新 | 20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6 . 钠离子电池成本优势明显,有望在大规模储能中取代传统铅酸电池。下图为一种钠离子电池放电的示意图,关于该电池说法错误的是
A.b为电池的负极
B.放电时b极反应:
C.充电时a极反应:
D.用该电池给铅酸电池充电时,b电极接铅酸电池的正极
7 . 化学家正在研究尿素燃料电池,尿素燃料电池结构如图所示,用这种电池直接去除城市废水中的尿素,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甲电极为电池的正极
B.乙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电池工作时氢离子向甲电极移动
D.D.电池工作时,理论上净化1mol消耗标准状况下33.6L浓度的废水
2023-02-15更新 | 21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8 . 相同金属在其不同浓度盐溶液中可形成浓差电池。如下图所示装置是利用浓差电池电解Na2SO4溶液(a、b电极均为石墨电极),可以制得O2、H2、H2SO4和Na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H2O+4e-=2H2↑+4OH-
B.电池放电过程中,Cu(1)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
C.c、d离子交换膜依次为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
D.电池从开始工作到停止放电,电解池理论上可制得320 g NaOH
9 . 由Cu、Zn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Zn电极为负极B.Cu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电子流向:Zn电极→稀→Cu电极D.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减小
10 . 科学家设计了一种高效、低能耗制备的装置,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阴极区产生时,参加反应的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B.a为电源的正极
C.阳极区反应为-
D.该装置中,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2022-12-12更新 | 16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化学试题变式题(不定项选择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