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正负极判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4 道试题
1 . 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
A向苯酚浊液中滴加Na2CO3溶液,浊液变澄清酸性:苯酚>碳酸
B溶液中加入少量溶液,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C将镁片和铝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NaOH溶液中,镁片表面产生气泡该装置构成了原电池,铝片做负极
D向某溶液中加入稀NaOH溶液,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无明显现象溶液中一定无
A.AB.BC.CD.D
2022-07-0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2 . 下图为锌铜原电池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外电路电子由铜片流向锌片
B.锌片上发生还原反应
C.铜片做正极,电极反应是:
D.盐桥中的阳离子移向铜电极
2022-06-30更新 | 358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题
3 . 一种新型的电池,总反应式为,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电子由乙Zn电极流出到石墨电极,再经过溶液回到Zn极,形成回路
C.电池工作过程中,K+向石墨电极区迁移
D.石墨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2022-06-29更新 | 414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题
4 . 如图是铜锌原电池的示意图。该原电池的工作时,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铜片上有气泡产生B.锌片逐渐溶解
C.溶液变蓝D.电子由锌片经过导线流入铜片
2022-06-29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自测(合格考)化学试题
5 . 哈伯法合成氨的反应原理为,新研制的催化剂可使该反应在常温、常压下进行,以氮气和氢气为反应物的燃料电池是利用氮气的一种新方法。将上述合成氨反应设计成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溶有的稀的A溶液为电解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电极为负极
B.a电极发生的反应为
C.A溶液中所含溶质为
D.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分离出A
6 . 某铜锌原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n电极为该原电池的正极
B.锌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C.若盐桥中电解质为KCl,则电池工作时K+向左侧移动
D.Cu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7 . Co(H2PO2)2可用于化学镀钴。工业上以金属钴和不锈钢为电极,NaH2PO2溶液为原料按图装置进行电解生产Co(H2PO2)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的a电极是正极,M电极是不锈钢
B.膜I、膜III是阳离子交换膜,膜II是阴离子交换膜
C.理论上每生成1 mol Co(H2PO2)2,装置中同时生成标准状况下气体11.2 L
D.该装置工作时,M极室溶液的pH减小,N极室溶液pH增大
2022-06-24更新 | 35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题
8 . 净化含尿素和酸性废水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可用下图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M室电极的电势低于N室电极
B.M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电池工作时电极和导线上通过电子导电,溶液中通过离子导电
D.被净化时,有从N室迁移到M室
2022-06-21更新 | 26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期末检测化学试题
9 . 锂-硒电池因其较高的体积能量密度而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西北工业大学某科研团队设计的锂-硒电池模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左侧室可以选用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B.放电时,穿过透过膜向左侧室迁移,维持电荷平衡
C.放电过程中若有完全转化为,则理论上外电路中转移
D.充电过程中N极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10 . 世界某著名学术刊物介绍了一种新型中温全瓷铁-空气电池,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电池放电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a极为原电池的负极
B.正极的电极反应为O2+4e-+2H2O=4OH-
C.铁表面发生的反应为xH2O(g)+Fe=FeOx+xH2
D.若有22.4L(标准状况)空气参与反应,则电路中有4mol电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