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正负极判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1 道试题
1 . 酶生物燃料电池依靠氧化还原酶将人体汗液中的生物燃料——乳酸(C3H6O3)转化为丙酮酸(C3H4O3),有希望为可穿戴电子设备提供动力。该电池放电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电子移动方向:正极→汗液→负极
C.正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D.乳酸在负极上失去电子
2 . 某柔性屏手机的电池总反应为,该电池以碳纳米管做电极材料,以吸收溶液的有机高聚物做固态电解质,电池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锌膜在碳纳米管纤维表面被还原
B.充电时,含有锌膜的碳纳米管纤维一端连接电源正极
C.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电池工作过程中电子由锌膜通过有机高聚物流向
2023-07-1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3 . 某种利用垃圾渗透液实现发电的装置示意图如下。当该装置工作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盐桥中向Y极移动
B.电路中流过7.5 mol电子时,产生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6.8 L
C.电流由Y极沿导线流向X极
D.Y极发生的反应为,Y极周围pH增大
4 . 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电化学驱动的分离器(EDCS),利用“短路膜电池”从空气中分离,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调节进料速率可控制这种短路膜电池的电流大小
B.该电池中发生氧化反应
C.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D.由图可知此短路膜工作中传导、电子和阴离子
2023-07-12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5 . 金属—空气电池具有优良的性能,利用金属材料包括铝、锌(碱性条件生成)等作电极,靠空气中的使金属氧化而源源不断地产生电流,可应用于航海灯、电动车的动力能源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空气电极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B.放电时,若以碱性溶液为电解质溶液,逐渐减小
C.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铝电极放电的电极反应式为
D.放电时,电路中通过电子,理论上消耗(标准状况)氧气
2023-07-11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6 . 我国科学家设计的“海泥细菌电池”是一种新型海洋可再生能源技术,既可用于海底仪器的电源补给,又有利于海洋环境污染治理,其中微生物代谢产物显酸性,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电极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B.当电路中有转移时,A电极消耗11.2L氧气
C.B电极附近酸性增强
D.每生成32g硫单质,参与反应的甲醛的物质的量为0.5mol
2023-07-09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三湘名校教育联盟&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7 . 一种新型镁硫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g电极是电源的负极
B.工作时,从左向右移动
C.工作时,正极反应为
D.若选用NaOH溶液作电解质,会降低该电池的工作效率
2023-07-07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化学试题
8 . 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从电极A经熔融碳酸盐转移到电极B
B.熔融碳酸盐中向电极A移动
C.CH4在电极A放电生成CO2
D.反应过程熔融盐中的物质的量增加
2023-07-07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9 . 一种钠硫电池在常温下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以的四乙二醇二甲基醚混合溶液为电解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甲的材料是金属钠,电极乙的材料是
B.该电池放电时,电极甲上存在电极反应
C.放电程度越大,电解液中的含量越少
D.可用的水溶液作为电解液来提高该电池的工作效率
10 .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耦合人工湿地(CW)系统可用于生产生活废水处理并提供电能,系统内产电微生物由根沉积物和废水提供,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MFC-CW系统叙述正确的是
   
A.A极发生氧化反应
B.电子由A极经外电路流向B极
C.当转移0.4NA电子时,消耗2.24L
D.B极反应式为
2023-07-06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监测化学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