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正负极判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一种镁/海水燃料电池处理海水富营养化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作原电池的正极
B.放电时,向气体扩散电极移动
C.反应初始阶段产生的是,后期会产生沉淀
D.气体扩散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
2024-03-26更新 | 57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大亚湾区普通高中毕业年级高三1月份联合模拟考试(一)化学试卷
2 . 一种在室温下可循环充放电的新型纤维电池有望应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储能,其工作原理为:,放电时
A.发生还原反应B.在正极失电子
C.阳离子由正极移向负极D.每消耗,转移电子
2024-03-24更新 | 65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化学试题
3 . 钇稳定氧化锆浓差电池可用于测定待测环境中氧气的含量,在冶金、能源等领域应用广泛。其原理是利用空气与待测环境中氧气的浓度差对电压的影响,某工作状态如图所示。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极A为正极B.O2由电极A向电极B迁移
C.电极B发生的反应为D.理论上,电解质中O2的总物质的量会增加
2024-03-20更新 | 44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4届高三一模化学试题
4 . 1800年意大利科学家伏打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发电器——伏打电堆,开创了电学发展的新时代。目前最先进电池之一的“比亚迪刀片电池”在结构上仍能看到伏打电堆的影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过程中,电流从极经过导线流向
B.电池单元组越多电压越大
C.食盐水中发生电极反应:
D.放电过程中,片移向
2024-03-06更新 | 28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中学、广州二中、惠州一中等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六次)开学化学试题
5 . 微生物燃料电池能在较低的有机负荷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可用于有机污染的生物修复,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极是电池负极
B.电子从极经电解质溶液流向
C.极移动
D.若“有机物”是甲烷,则a极每产生,转移电子数为
6 . 我国科学家设计的“海泥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微生物代谢产物显酸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A上发生氧化反应
B.工作时,B电极附近pH变大
C.质子从海水层通过交接面向海底沉积层移动
D.微生物代谢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2024-01-23更新 | 173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7 . 工业上常用溶液除去烟气中的,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a、b电极均为石墨),对除硫后产物溶液进行电解,制得和循环再生

(1)甲池中通入氧气的一端为_______极(填“正”或“负”),写出通入氢气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
(2)①乙池中阳极室口流出的是较浓的,则_______(填“阳”或“阴”)离子交换膜,写出阳极室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
②阴极室中溶液浓度增大的原因是:阴极室中水电离出的_______(用离子符号或化学式填空,下同)得电子反应生成_______,其浓度减小,使溶液中_______浓度增大,为了保持阴极室溶液中阴阳离子电荷平衡,_______从原料室向阴极室迁移,从而使阴极室中的浓度增大。
(3)在标准状况下,若甲池中有参加反应,理论上乙池可生成_______
(4)比能量是指参与反应单位质量的电极材料所能输出电能的多少,电池输出电能与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成正比。理论上,均作负极时,它们的比能量之比为_______
8 . 酶生物燃料电池依靠氧化还原酶将人体汗液中的生物燃料——乳酸(C3H6O3)转化为丙酮酸(C3H4O3),有希望为可穿戴电子设备提供动力。该电池放电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电子移动方向:正极→汗液→负极
C.正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D.乳酸在负极上失去电子
9 . 在船体的钢铁外壳上镶嵌锌块可以有效避免船体遭受腐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锌块作原电池的负极B.钢铁在海水中易发生吸氧腐蚀
C.电子由船体钢铁外壳向锌块移动D.在海水中阳离子向船体钢铁外壳移动
2022-03-20更新 | 775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盐田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