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正负极判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1 . 一种利用金属磷化物作为催化剂,将CH3OH转化成甲酸钠的电化学示意图如下,阴极生成和一种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为电源正极
B.Na+由右侧室向左侧室移动
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O2+2H2O+2e-=2HCO+H2
D.理论上,当电路中转移时,阴极室质量增加134g
昨日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校二模化学试题
2 . 我国科学家开发出催化剂,设计了新型电池,实现高效、连续的的转化,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放电时,电极电势:
B.充电时,a极反应式为
C.放电时,生成(标准状况)时,有向a极迁移
D.充电时,b极净增时,电路中转移电子
7日内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预测理综试题-高中化学
3 . 香港城市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和深圳大学合作,证明了纳米片在酸性条件下具有本征差的析氢活性,展现出快速选择性地将硝酸根离子还原为氨的催化性能。下列有关装置放电过程(如图所示)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电子由a极经用电器流向b极
B.a极为负极,b极发生还原反应
C.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D.a极质量减少2.60g时,双极膜中有向a极区迁移
4 . 高性能钠型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池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a为正极
B.充电时,阴极反应为
C.放电时,Sn在很大程度上被腐蚀
D.充电时,当电路中通过,理论上有从石墨烯中脱嵌并向左迁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低品质能源利用是指对热值较低、含杂物较高等特点的一类能源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同时利用低温废热和含铜废液,并达到对含铜废液富集和产生电能的目的。起始时电极均为泡沫铜且质量相等,含铜废液的浓度为0.1,以2.5 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向M极区液体中加入2氨水开始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M极区液体中加入氨水可使M极电势高于N极电势
B.含铜废液Ⅰ、Ⅲ中的均高于含铜废液Ⅱ中的
C.电子由M极经导线移向N极
D.电极质量差为6.4g时,电路中通过0.2mol电子
6 . 用图1所示的原电池装置进行实验,闭合后用灵敏电流计测得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时,表面有气泡产生,质量减小。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为负极B.上产生的气体为
C.,负极反应:D.实验过程中,正极均有生成
7日内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综合练习二(二模)化学试题
7 . 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更高,运行更安全。固态燃料电池(如图所示)以固态电解质传递,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极发生氧化反应
B.b极上的电极反应为
C.由a极通过固体酸膜传递到b极
D.a极上的电势比b极上的高
7日内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联考三模化学试题
8 . 一种混合离子软包二次电池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一极产物为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为正极反应物,其中得电子
B.无论放电或充电,均应选用阳离子交换膜
C.无论放电或充电,电路中每转移电子就有离子通过离子交换膜
D.由该装置不能推测出还原性:
9 . 一种新型富含氧空位的双功能催化剂,可对空气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双向催化。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催化路径如图所示。表示R基团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充电时,b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
B.放电时(标准状况)参与反应,有由a极区移向b极区
C.充电过程中a极的电极反应为
D.充电时决速步反应为,氧空位提供更多反应位点,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7日内更新 | 19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化学试题
10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具有燃料适应性广、能量转换效率高、全固态、模块化组装、零污染等优点,在交通车辆动力电源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某种固体氧化物(电解质,传导)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外电路中,电流由集流器a流向集流器b
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中的量不变
C.多孔电极b上发生反应
D.理论上每转移,产生的与物质X的体积(同温同压下)比约为1:5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