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原理的综合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高电压水系锌—有机混合液流电池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Zn-2e-+4OH-=Zn(OH)
B.充电时,电路中转移2mole-,中性电解质NaCl的物质的量增多2mol
C.放电时,1molFQ转化为FQH2转移2mol电子
D.充电时,m接外接电源的负极,n接外接电源的正极
2023-06-03更新 | 421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江北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化学试题(七)
2 . pH计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是通过测定电池电动势E(即玻璃电极和参比电极的电势差)而确定待测溶液的pH。电池电动势E与待测溶液pH关系为: (E的单位为V,K为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计工作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玻璃电极玻璃膜内外的差异会引起电池电动势的变化
C.若玻璃电极电势比参比电极低,玻璃电极反应:
D.若测得的标准溶液电池电动势E为,可标定常数
3 . 水系锌离子电池具有成本低、污染小、高能量、高功率、安全性能高等优点。被认为是锂离子电池的替代发展方向。一种锌离子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其工作原理为Zn+2MnO2ZnMn2O4。关于该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闭合K1时,MnO2电极的电势高于Zn电极的电势
B.闭合K1时,电路中转移0.2电子,Zn电极质量减少6.5g
C.闭合 K2时,MnO2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D.闭合 K2时,Zn2+通过阳离子交换膜从右极室移向左极室
2022-05-25更新 | 239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校2022届高三高考冲刺考试三化学试题
4 . 某新型可充电钠离子电池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Mo箔为电池的负极
B.充电时,电源的正极应与Mg箔连接
C.放电时,Na+通过交换膜从左室移向右室
D.充电时,阳极反应为:Na2Fe[Fe(CN)6]-2e- =Fe[Fe(CN)6]+2Na+
2022-04-20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2022届高三第二次学业教学质量抽测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利用电化学原理在厌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流向:A电极→用电器→B电极
B.A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C.若左池有转化为Y,理论上右池溶液增加的质量为
D.若有机物为葡萄糖,处理葡萄糖,理论上消耗的体积为
2022-04-09更新 | 649次组卷 | 7卷引用:重庆市2022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康德卷化学试题
6 . 我国科学家设计的一种甲酸(HCOOH)燃料电池如下图所示(半透膜只允许K+、H+通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A可以是硫酸氢钾
B.左侧为电池负极,HCOO-发生氧化反应生成
C.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为:
D.右侧每消耗11.2 LO2(标况),左侧有1 mol K+通过半透膜移向右侧
7 . 有关下列四个电化学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I所示装置工作时,盐桥中的阳离子移向溶液
B.图II所示电池工作时,做还原剂
C.图III所示电池工作时,能量转化率可达100%
D.图IV所示装置工作时,溶液A是烧碱溶液
8 . 利用假单胞菌分解有机物的电化学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电池不能在高温下工作
B.电流流向:B电极→用电器→A电极
C.A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D.若有机物为乙酸,处理1mol有机物,4moLH+透过质子交换膜移动到右室
9 . 一种可连续使用的锂电池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电池放电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由Li电极经Li+透过膜进入Fe2+、Fe3+的水溶液移向Ti电极
B.Ti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Fe3+ + e- = Fe2+
C.Li+透过膜除允许Li+通过外,还允许H2O分子通过
D.贮罐中发生的离子反应为:S2O82- + 2Fe3+ = 2Fe2+ + 2SO42-
2018-05-13更新 | 77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重庆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10 . 据报道,我国研制出“可充电钠——二氧化碳电池”,电极材料为钠金属片和碳纳米管,电解液为高氯酸钠一四甘醇二甲醚,电池总反应为:4Na+3CO22Na2CO3+C生成固体Na2CO3沉积在碳纳米管上,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钠金属片发生氧化反应
B.放电时每消耗3molC02,转移12mol电子
C.充电时碳纳米管接直流电源的正极
D.充电时阳极反应为C+2Na2CO3-4e-=4Na++3CO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