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电解池综合考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1 . 利用氢氧燃料电池可实现由白磷电解法制备,并能实现的循环利用,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已知:Me为甲基;电极均为石墨电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电极a连接电极c
B.通电段时间后,当生成9g 时,电极a消耗的体积(标准状况)为2.24L
C.若隔膜e为阳离子交换膜,则燃料电池的放电会使左侧溶液pH增大
D.电解产生的中的氢元素来自于LiOH
2024-04-07更新 | 562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一) 化学试题
2 . 水系铵根离子可充电电池具有成本低、安全、无污染等优点,该电池以(含元素)为正极材料,电解质溶液中主要存在团簇离子。其放电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向Y极方向移动
B.放电时,Y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间通过离子键结合
D.充电时,增加了1mol时,X极质量增加46g
2024-04-03更新 | 791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3 . 近日,西湖大学团队开发了一类水溶性有机储能小分子(M),并提出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实现电化学碳捕获一体化,其反应装置与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电极A连接电源的负极
B.放电时电极B发生的反应为:
C.该电池可采用阴离子交换膜
D.充电时,外电路通过,理论上该电池最多能够捕获(标况下)
4 . 我国科研团队设计了一种表面锂掺杂的锡纳米粒子催化剂,可提高电催化制甲酸盐的产率,同时释放电能,实验原理如下图所示,右图为使用不同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相对能量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催化电极附近溶液升高
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的增大
C.使用催化剂均能有效提高甲酸盐的选择性
D.放电时,当电极质量减少6.5g时,电解质溶液增重6.5g
2024-04-01更新 | 15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
5 . 氧化铋()作为镍/铋电池的负极材料,因其理论容量高、易制备而受到广泛关注。下图为该电池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从电极a移向电极b
B.充电时,电子从电源负极→电极a→电极b→电源正极
C.放电时,总反应为
D.充电时,电路转移个电子,阳极质量增加255g
2024-03-28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2024届高三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6 . 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新能源项目建设。图1是太阳能电池工作示意图,可与图2Li—Se全固态二次电池联合使用。第一次充电时,固态电解质分解生成少量,并与形成参与了后续的可逆循环,电池构成和充放电时极的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电极是太阳能电池的正极
B.全固态电池放电时电极移动
C.全固态电池放电时,电极质量每减少,理论上外电路转移电子数为
D.电池充电时,电极与电极相连,其电极反应有
7 . 双盐电池由替代了在正极材料中的嵌入,解决了扩散缓慢、锂离子电池锂枝晶生长等问题,其充、放电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电极的电势高于电极
B.充电时,若充电电压为2.0V,可能造成电池性能衰减
C.放电时,每转移2,正极质量减少14g
D.充电时,充电电压为2.75V时,负极区的反应为:
8 . 一种以Fe[Fe(CN)6]为代表的新型可充电钠离子电池,其放电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Na通过离子交换膜从左室移向右室
B.充电时,电源的正极应与Mg箔连接
C.充电时,外电路中通过0.2mol电子时,阳极质量变化2.3g
D.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
9 . 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以二氧化硫和氧气为原料,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某小组同学利用该燃料电池,通过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铵和盐酸的方法制备NCl3,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d极区流出的Y溶液是浓盐酸
B.电解时图甲中电极b与图乙中电极c相连接
C.c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3Cl--6e-=NCl3+4H+
D.电路中每通过1mole-,就有1molH+从a极区迁移到b极区,1molCl-从d极区迁移到c极区
2023-05-30更新 | 424次组卷 | 2卷引用:湘豫名校联考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5月)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10 . 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BCD
         
测定H2C2O4溶液的浓度证明苯环使羟基活化制作简单的燃料电池检验溴乙烷的水解产物
A.AB.BC.CD.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