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某小组探究铜与浓硝酸的反应。
【实验】
实验装置(夹特仪器略)实验现象
   铜片溶解,最初反应较慢,随后加快,有大量红棕色气体放出,反应后试管中溶液呈现鲜草绿色
(1)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
小组同学继续探究溶液呈鲜草绿色的原因。
甲同学提出猜想:因为气体溶解后,溶液颜色和气体颜色叠加形成鲜草绿色,设计实1-1及1-2进行验证。
实验1-1:取反应后混合液于一支试管内,按一定的气体流速将混合气体通入,有大量红棕色气体逸出,约后溶液转为蓝色。
实验1-2:取反应后混合液于另一支试管内,按与实验1-1中相同的气体流速将空气通入,有大量红棕色气体逸出,约后溶液转为蓝色
(2)乙同学根据以上2个实验的现象证明甲同学的猜想不成立,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
【查阅资料】
i.铜与浓硝酸反应,开始生成的溶于水生成与Cu2+反应生成绿色的化合物;
ii.一定条件下,Cu2+既可以表现氧化性,又可以表现还原性;
iii.尿素具有温和的抗氧化性;
iv.金属和浓硝酸反应过程中有生成,可大大加快金属与浓硝酸反应的速率。
其原理为: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设计实验】
分别向四支试管内依次加入下列试剂后,同时插入铜丝并记录实验现象。
编号浓硝酸蒸馏水/滴/滴尿素溶液/滴现象
2-11000快速反应,异常剧烈,溶液为鲜草绿色
2-21300快速反应,异常剧烈,溶液为鲜草绿色
2-31030反应较慢,溶液为蓝色,没有绿色出现
2-41003反应较慢,溶液为蓝色,没有绿色出现
(3)补全iv中原理的第二步反应:_______
(4)实验2-3中没有绿色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
(5)因为发生化学反应:_______,因此实验2-4中反应速率较慢。
(6)解释实验1-1和1-2的现象差异原因_______
2023-04-30更新 | 68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某小组探究溶液对氯水漂白性的影响,装置如下图所示。

(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2)B中试剂是_______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D中溶液的作用_______
(4)取C中氯水,进行实验:向溶液a中加入氯水。
序号溶液a现象
1滴品红几秒后品红褪色
1滴品红溶液几分钟后品红褪色,产生白色沉淀
Ⅱ中品红褪色慢,推测可能发生了,导致Ⅱ中减少。分析沉淀中含,探究如下:将沉淀滤出、洗涤。向沉淀中加入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
①说明具有_______性。
②产生黄绿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③实验发现,沉淀经几次洗涤后,加入盐酸,不再产生黄绿色气体。
(5)Ⅱ中溶液仍具有漂白性,可能是所加溶液不足量。
①取Ⅱ中上层清液,_______,证实所加溶液过量。
②Ⅱ中溶液仍具有漂白性的原因是_______
(6)进一步证实Ⅱ中所得沉淀中含:向沉淀中加入饱和溶液,静置、过滤,滤渣、滤液备用。
资料: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
①实验证实滤渣中无
②取滤液,_______
以上实验说明,所得沉淀中含
3 . 某同学看到“利用零价铁还原脱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的相关资料后,利用如下装置探究铁粉与溶液的反应。实验过程如下:

i.打开弹簧夹,缓慢通入,并保持后续反应均在氛围中进行;
ii.加入pH 已调至2.5 的酸性溶液100mL,一段时间后铁粉部分溶解,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待铁粉不再溶解,静置后发现,剩余固体表面有少量白色物质附着;
iii.过滤剩余固体时,表面的白色物质变为红褐色;
iv.检测到滤液中存在
(1)通入并保持后续反应均在氛围中进行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
(2)白色物质是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变为红褐色的原因:_________
(3)用检验滤液中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
(4)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几滴KSCN 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几滴稀硫酸,溶液呈红色。溶液变成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
(5)该同学进一步查阅资料发现,用铁粉、碳粉的混合物脱除硝酸盐,效果更佳。他用上述溶液继续设计如下实验,探究碳粉的作用。

假设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
假设1:碳粉可用作还原
剂,脱除硝酸盐
向烧杯中加入___①____,一段
时间后,测定烧杯中
浓度
浓度无明显变化,说
明假设1不成立
假设2:碳粉、铁粉形成
无数个微小的原电池,促
进了硝酸盐的脱除
按下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一
段时间后,测定浓度
____②____,说明假设2
成立
实验操作①处填:_______,现象及结论②处填________
关于碳粉的作用,还可以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
2016-12-09更新 | 7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期中练习理综化学试卷
4 . 某小组同学为比较酸性条件下NO3、SO42、Fe3+的氧化性强弱,设计如下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装置的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I打开活塞c,将过量稀HNO3加入装置B中,关闭活塞cB中浅绿色溶液立即变为深棕色;一段时间后,溶液最终变为黄色。
II用注射器取出少量B装置中的溶液,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III打开活塞b,向A装置中加入足量硫酸,关闭活塞bA中产生气体;B中有气泡,液面上有少量红棕色气体生成。
IV一段时间后,用注射器取出少量B装置中的溶液,…………
V打开活塞a,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保存Fe(NO3)2溶液时,常加入铁粉,目的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
(2)实验I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3)资料表明,Fe2+能与NO结合形成深棕色物质[Fe(NO)]2+: Fe2++ NO[Fe(NO)]2+
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实验I中溶液由深棕色变为黄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实验现象,同学们得出了结论。则:
① 实验IV的后续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② 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反思
① 实验操作V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实验操作III,开始时B中溶液的颜色并无明显变化,此时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③ 有同学认为装置中的空气会干扰实验结论的得出,应在实验前通一段时间的氮气。你是否同意该看法,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