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肃穆刚烈,动作单一;汉阳陵(汉景帝的陵墓)中的汉俑则显得平和而从容,如下图。这一变化反映出西汉初年(     

A.统治者治国理念的变化B.陶俑制作技术发达
C.社会审美观念发生变化D.社会政治较为稳定
2 . 近代的广告是西方资本入侵附带的产品,而民国时期的大上海,各路商人巧用广告宣传,打破国外资本的垄断和控制,为国货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这表明(     
A.商人以广告宣传为谋利手段B.广告宣传助推民族企业发展
C.民族企业的经营实现国际化D.中西商业竞争活动较为激烈
2024-03-19更新 | 11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清华中学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二)历史试题
3 . 莲鹤方壶是春秋早期郑国国君的随葬品,其完美融合了楚国、周王室及晋国青铜器的三种风格,造型上从下到上依次呈现出严肃神秘、中规中矩、自由飞扬的特点。最引人注目的是其上层盖顶盛开的双层莲瓣,中央伫立着一只引颈欲鸣、展翅欲飞的仙鹤。仿佛冲破了商周青铜世界的神秘威严。这反映了(     
A.郑国文化受其他国家的影响B.思想文化的相互交流
C.春秋大变革时期的时代风貌D.青铜铸造技术的发展
4 . 读图,中国共产党的这一举措(     
A.为抗战胜利奠定物质基础B.保证农业生产健康发展
C.践行解放人民的革命任务D.彻底完成了反封建任务
2024-03-0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   1805年1月俄国戈洛夫金使团抵达中国边境城市库伦,开始访华活动。双方在礼仪上唇枪舌剑,互不相让,清政府逐于2月将使团驱逐出境。

对此,学者费正清指出,“扩展对华贸易是戈洛夫金使团访华的主要目的,清政府传统的朝贡体制是导致使团铩羽而归的直接原因。”学者朱立春认为,“此外交事件对俄国来说不过是一次战术上的失败,却奠定了日后俄罗斯在远东对华外交战略上的胜利。对中国充其量不过是一次外交战术上的胜利,却埋下了日后对俄外交战略失败的种子。”

——摘编自陈开科《嘉庆十年失败的俄国使团与失败的中国外交》

材料二   中国代表团于2023年9月10日-12日出席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市举办的第八届东方经济论坛。

问:中方对此次论坛有何期待? 中方谁将出席论坛?

答:东方经济论坛是中俄远东开发合作的一个新的重要平台,中方高度重视。张国清副总理将率团出席论坛。中方愿积极参与俄罗斯远东开发进程,在互利共赢基础上同俄方加强合作,发挥互补优势,深挖合作潜力,促进两国毗邻地区共同发展。

——中国外交部就东方经济论坛将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等答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内容,对这一外交事件进行合理阐释。   
(2)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魏晋阮籍在《乐论》云:“乐者,使人精神平和,天地交泰,远物来集,可乐也。”嵇康《琴赋》中也说:“(音乐)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于音声也”。这反映了魏晋士人(     
A.对玄理哲思的热衷B.关注人的精神世界
C.审美趣味非常高雅D.纵情流连山水之间
7 . 阅读材料, 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 抗战期间,毛泽东分析了中日双方存在着的互相矛盾的基本特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他指出,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相持阶段“是整个战争转变的枢纽”。他指出,运动战、游击战是主要的战争形式,要根据战争发展的不同阶段,正确地运用运动战、游击战和阵地战。他还指出,“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论持久战》等

材料二 基于中国土地广袤、人口众多,国民党认为,持久战战略分为防御和反攻两个时期,第一时期应着重于防守,依靠现有军队,多线设防,“固守阵地”消耗敌人有生力量,拖延战争,以待国际列强的干涉,这是“抗倭胜利唯一要诀”;第二期则采取决然进攻态势。

——摘编自尹艳辉、栾雪飞《试析国民党抗战时期的持久战略》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内容,概括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抗战战略的异同。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评析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战略主张。
2024-02-23更新 | 127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南京条约》签订后,道光帝、耆英等以为通过进一步与英国“交涉”便可换取所谓“万年和好”,于是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等附件。同时,认为给予英法美等“片面最惠国待遇”,就可坐收“以夷制夷之利”。这说明(     
A.近代国家外交理念转型B.不平等条约签订影响深远
C.列强侵略进一步的加强D.思想认识关乎国家的利益
2024-02-23更新 | 121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乾隆年间,全国人口已达3亿,为解决粮食问题,乾隆下令嘉奖对农业有贡献的人。陆耀是其中之一,他在《甘薯录》中记述:“蔓延极速⋯⋯每亩可得数千斛,胜种五谷几倍⋯⋯亩收十石,数口之家,止种一亩,纵灾甚,一至成熟,终岁足食。”材料反映出甘薯的种植(     
A.提高了粮食产量B.丰富了食品的种类
C.缓解了人地矛盾D.加速贫瘠地区开发
2024-02-23更新 | 108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2010年国家工商局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年均增速达20%以上,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已从1979年的不足1%提高到目前的1/3以上,在部分领域甚至超过80%,贡献的全国税收也达到50%以上。这一变化体现了(     
A.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达成B.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
C.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D.国民经济结构的完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