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著名作家魏巍在《地球的红飘带》一书中说:“地球上曾经有过一条红飘 带,一头连着黄土高原,一头连在瑞金城外。”下列口号与之相关的是(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打土豪,分田地”
C.“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D.“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1917年《新青年》每期发行量达到 1.6万多份。读者称它为青年界的“良师益友”,说“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此时能引起读者如此反响的思想最有可能是(        
A.民主与科学B.实业救国C.马克思主义思想D.自由平等
3 . “1895 年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迫在眉睫。朝野士大夫不得不放弃洋务制器兴国的迷梦,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次“思考”是指(     
A.“师夷长技以制夷”B.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
C.唤醒民众开始反侵略斗争D.彻底批判儒家传统思想
4 . 1852 年英人密切尔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十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占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为改变这一奇怪的现象,西方列强(     
A.发动鸦片战争B.大量输出廉价工业品
C.进行工业革命D.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观察下图信息,雍正“尤以求言为急”,要求官员“每日一人上一密折”的原因是 (     
A.鼓励广开言路B.完善行政体系C.提高行政效率D.强化官僚控制
7 . 中国茶“兴于唐,盛于宋”,饮茶在宋代不再是奢侈的享受,平民百姓日常也能享用,可谓是“全面普及”的状态。这反映出(     
A.农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B.经济作物种植的扩大
C.边疆地区农业生产的进步D.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8 . 读下列两幅秦统一前后时期的形势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依据地图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统一的条件。
(2)秦统一后如此广阔的疆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管理呢?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交通、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措施有哪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某学术论文设计了“甲午战后的初步发展”“民国初期的短暂春天”“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较快发展”“国民政府统治后期的发展困境”等分论标题,据此推断论文主题是(     
A.封建小农经济的成长B.家庭手工生产的发展
C.近代洋务运动的兴起D.民族工业的曲折进程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   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


(1)“汉承秦制,又有损益变化”,根据材料一指出汉初继承了哪些“秦制”。
(2)依据材料二,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