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唐宋时期社会上流传着“进士初擢第,头上七尺焰光”“桐齐檐,出状元”“潮至夷亭出状元”“穹窿石移,状元来归”等谣谚。其原因是
A.科举选官促进了儒学的官方化B.科举制为社会阶层流动创造了条件
C.唐宋时期文化思想控制的松弛D.文化重心随着经济重心南移而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的解释正确的是
A.孟子和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3 . 中国自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理论的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泰西诸国原不同于诸蛮貊(mò,泛指北方少数民族)之固陋,而更有中邦所不如者。……天载之义,格物之书,象数之用,律历之解,莫不穷源探委,我中土之学问不如也.……自鸣之钟,照远之镜,举重之器,不鼓之乐,莫不精工绝伦,我中土之技巧不如也。

——明末士人朱宗光

材料二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嚣,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话》

材料三   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1)概括材料一中对西学的认识.结合所学分析这些认识产生的原因。
(2)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中的政治思想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这种变化的时代因素。
(3)试举出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在“制度”领域中学习西方的重大事件及主张,并归纳指出在思想领域学习西方的特点。
2021-12-08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拉萨那曲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华东师范大学杨国强教授认为,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口号,是“借法”西方以对付西方人,“所以这段历史的'借法’是自觉又不自愿”。这揭示出洋务派
A.通过全面学习西方以改变落后状态B.借助于西方文化以全面实现近代化
C.既要学习西方又阻止近代因素成长D.既要改变落后状态又反对全盘西化
2021-12-08更新 | 383次组卷 | 6卷引用:西藏拉萨那曲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梁启超说,康有为是近代中国思想家中致力于建设一“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的第一人。这里的“不中不西,即中即西”指的是康有为
A.将西方政治学说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
B.主张振兴工商业,同西方进行商战
C.确定“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方针
D.倡导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黄宗羲将王阳明“致良知”的命题重新解释为“行良知”,他认为王阳明的本意中“致”即是“行”,重在力行与实践。这说明黄宗羲的思想
A.重视儒学伦理在现实中的落实B.具有明显的反君主专制特征
C.批判“三纲五常”的传统儒学观念D.是对先秦传统儒学的复兴
7 . 某史书记载:“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名所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材料所说的“盖隐然执政之府”指的是
A.中书省B.内阁C.军机处D.理藩院
2021-12-08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拉萨那曲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16年胡适撰文指出“今日所需,乃是一种可读、可听、可讲、可记的言语。要读书不须口译,演说不须笔译;要施诸讲坛舞台而皆可,谓之村妇孺而皆懂。”胡适意在
A.批判封建伦理B.否定传统文化C.推动文学革命D.提升平民地位
9 . 魏源指出,“今日之事,苟有议征用西洋兵舶者,则必曰借助外夷,恐示弱;……使有议置造船械,师夷长技者,则曰靡费;……苟有翻译夷书,刺夷事者,则必曰多事;……以通市二百年之国,竟莫知其方向”。在此魏源意在
A.主张联合西方势力对抗英国B.营造学习西方的社会氛围
C.强调和欧洲延续贸易的必要D.提出学习西方以实现自强
2021-12-07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拉萨那曲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有论者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将自己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治国理论。每个思想流派都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理论主张,并在互相批驳中又互相交融,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体系形成的基础。这说明诸子百家
A.促使治国理论开始形成B.形成了一致的治国理念
C.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文明D.影响了诸侯割据的局面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