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7 道试题
2 . 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九二共识”,这里的“共识”主要指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海峡两岸实现“三通”D.海峡两岸经济互利互补
3 . 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吟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早日结束两岸分离局面,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下列哪份文件阐述了这一构想 ( )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B.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C.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D.1984年《政府工作报告》
4 . 近代中国人慨叹:“泰西公法,于平等之国设领事官,不过保护其民之商务,如有词讼及科罪,仍由各国之地方官照例科断。惟于中国、土耳其、……不以平等之例相待。”这种现象
A.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开始出现
B.客观上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瓦解
C.说明中国政府丧失了官吏任免权
D.反映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已不完整
2016-11-18更新 | 1093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1年浙江省北仑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5 . “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2016-11-18更新 | 2915次组卷 | 64卷引用:2012届浙江省海盐元济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部分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目录
第三章南昌起义的参谋长
第六章长征
第七章到敌人后方去
第十三章
第十六章决战淮海

A.北伐先遣战江南
B.第三次反“围剿”
C.千里跃进大别山
D.百万雄师过大江
2015-11-09更新 | 379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浙江温州龙湾区龙湾中学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