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1 . 有学者写道:“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一一这个在寻常日子召开的、在当时报纸上没有一点报道的会议,无声却有力地在风雨如晦的中国大地上炸响了开天辟地的惊雷,为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写下了光辉的起笔。”中共一大的召开(     

A.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B.推动了国共合作的实现
C.确定反帝反封建的奋斗目标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张鸣在《辛亥:摇晃的中国》一书中写道:“辛亥年,武昌发生的那些事,是一场意外,意外里的意外。这场意外,毁了一个王朝,像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据此可知,辛亥革命的最主要意义在于(     
A.彻底粉碎了封建思想B.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
C.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D.充分发动了广大民众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秦统一后,建立了一套以丞相为核心的中央官僚体制。西汉建立后,基本上没有突破秦代模式,故有“汉承秦制”之说。只是在汉武帝时,中央官制发生变化,皇权进一步集中。这里的“变化”指的(     
A.地方监察制度形成B.出现中朝与外朝的划分
C.扩大了诸侯的势力D.三省六部制的完善发展
4 .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指出革命的失败是因为“没有想着造成真正革命的工农军队”,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会后,毛泽东领导了(     
A.秋收起义B.红军长征C.百团大战D.渡江战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20世纪初期,《民报》公开宣布以“倾覆现今之恶劣政府”“建设共和政体”和“土地国有”为“主义”,强调“专制之为祸”“社会革命当与政治革合并行”。将这一政治主张付诸实践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维新运动B.清末新政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19世纪七八十年代,清政府向美国、欧洲分批派遣总计二百余名留学生,他们学成归国后,主要投身于军事工业和近代海陆军,成为海军、船舶制造等领域的骨干力量。这表明洋务运动(     
A.废除了科举制度B.加强了国防建设
C.发展了民用工业D.实现了富国强兵
22-23高一上·山西·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朝代更迭示意图,该图反映出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分裂走向统一B.民族交融的加强C.南北政权对峙D.政权更迭的频繁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做元首。一旦亡了国,像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斯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像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

——陈独秀《偶像破坏论》

材料二: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金冲及《辛亥革命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什么革命推翻君主专制?这次革命领导人是谁?
(2)根据材料二,回答五四运动是什么革命的开端?哪个阶级在五四运动中登上历史舞台?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9 .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两次伟大实践。二者的共同主张有(     
A.学习西方技术B.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C.推翻君主制度D.用民主与科学来救中国
2023-01-05更新 | 422次组卷 | 23卷引用:湖北省2022年高二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0 .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22-12-26更新 | 624次组卷 | 183卷引用:2010年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