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真题 名校
1 . 《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     
A.郡县制B.分封制C.井田制D.宗法制
2019-01-30更新 | 3964次组卷 | 98卷引用: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白沙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还有一个时期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而且还是很大的一部分,……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毛泽东旨在
A.批评新经济政策不合时宜B.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
C.强调应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D.重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2019-01-30更新 | 2352次组卷 | 6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海南文昌中学高二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如何对待物质需求,东西方思想家中有的认为“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有的甚至提出“去人欲”;也有的针锋相对:“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下列人物中,明确表达上述主张的有
①苏格拉底 ②亚里士多德   ③朱熹 ④李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19-01-30更新 | 2823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4-2015学年海南文昌中学高二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2019-01-30更新 | 8054次组卷 | 110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5 . 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
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
2019-01-30更新 | 3102次组卷 | 49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019-01-30更新 | 3599次组卷 | 132卷引用:2014-2015学年海南文昌中学高二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但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   
A.注重作物品种选择B.需要政府合理作为
C.重视农田生态保护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
2019-01-30更新 | 2446次组卷 | 37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8 . 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2019-01-30更新 | 4561次组卷 | 148卷引用:2014-2015学年海南文昌中学高二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9 . 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䦆、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2019-01-30更新 | 4968次组卷 | 93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
A.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改变了国家的基本法律架构
C.适应了当时经济建设的需要
D.标志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建立
2018-12-20更新 | 2120次组卷 | 52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