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1978年,湖北随县一座战国时期大型贵族墓葬,出土了大量文物,特别是有象征天子权威的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簋(gui)。经考证,墓主是曾国国君乙,故称“曾侯乙墓”。战国时期的其他诸侯墓中,也发现过编钟或九鼎。这些考古发现突出说明当时
A.经济大发展使贵族陪葬品更加丰富
B.物质的富足刺激了精神生活的需求
C.青铜是当时财富和权势的主要象征
D.森严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2019-08-14更新 | 747次组卷 | 48卷引用:衡阳县三中2018届毕业班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中国邮政曾发行《殷墟》特种邮票一套3枚(如图)。该邮票中三件文物都出土于
A.河南B.河北C.山西D.陕西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面文物“直行铭文夔凤镜”出土于中亚地区的吉尔吉斯斯坦,洛阳西郊等地的东汉晚期墓葬中也有类似的铜镜出土。对上述现象解释合理的
A.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B.丝绸之路沟通中外交流
C.手工业品遍销世界各地D.中国冶金技术领先世界
2019-12-20更新 | 511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湖南师大附属五雅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耕织图》是反映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状况的重要文物。下面是绘制于清朝雍正年间的46幅《耕织图》组图中的两幅。


《耕图之二·耕》     《织图之十九·经》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特点。

材料二   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土特产品出口量简表

品名1843年1855年
1300多万斤8400多万斤
1000多包56000多包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经济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



(3)概括最前两个年份之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分析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
2020-07-2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邓小平在一次参观文物展览时,指着一幅名画说:“我们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这幅名画指的是
A.《夫妇宴饮图》
B.《洛神赋图》
C.《步辇图》
D.《清明上河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下列砖画出土于甘肃嘉峪关魏晋古墓,生动反映了当时汉人胡食的生活习俗。这组砖画可以用来直接研究

     图1 制作蒸馍与烙饼        图2 食用烧烤食品
A.江南开发
B.民族交融
C.政权并立
D.经济重心南移
2019-10-14更新 | 341次组卷 | 25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传说中蕴含真实的历史信息。传说中“黄帝发明了陶器,炎帝发明了酿酒”。考古学家在距今(2019年)4000多年的山东龙山文化遗址发现了一个陶杯(见如图),这一考古发现可以印证传说中的历史信息是
A.炎黄二帝热衷发明
B.中华文明起源于山东
C.该陶器是黄帝作品
D.先民已掌握制陶和酿酒技术
2019-11-06更新 | 350次组卷 | 14卷引用:新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随堂练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