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嬴政初并天下,对丞相、御史大夫等大臣说:“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群臣提出,“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应上尊号为“泰皇”。嬴政并不以此为满足,决定从“三皇”中取一个”皇”字,又取上古”五帝”中的”帝”字,合成”皇帝”,作为自己的名号。

材料二   秦朝政府的组织(下图)



(1)根据材料一,嬴政以”皇帝”为名号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王朝是如何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理?这种管理方式有何特点?
(3)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阐述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一后,丞相王缩认为,“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母以填之”。李斯认为“置诸侯王不便”,应在全国实行郡县制。秦始皇经过思索和权,最终采纳了李斯的主张,秦统一的当年,即“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摘编自陈长琦《郡县制确立时代论略》

材料二 《元史明宗纪》称行省为”方面之寄”。合而论之,即在传统的郡县制基础上另加行省之类的高层督政组织于中央与路府州县之间,把行省当作分寄与集权的枢纽,既有所分寄,又立足于集权。

——摘缟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材料一中秦统一后在国家结构形式问题上发生了什么争论?秦始皇最终采纳了谁的建议?有何重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元代行省制的历史渊源及显著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建立的历史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八日

材料二   下表是洋务运动主要代表人物的任职情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曾国藩提出该奏折的背景,并说明其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的特点,并分析这些特点有何影响。
2021-12-15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